第七回 茅草房喜结连理 芦苇荡遇两英雄-第3/4页
天麻麻亮时,秦武羊被一股强劲的冷风惊醒,身上酸酸的,沉沉的,见碧儿趴在自己身上熟睡着,她的脸颊绯红呈着笑靥。他轻轻推移开熟睡的碧儿,轻轻地为她枕上枕头,盖好被子,然后穿上白袍,系好腰带,蹑手蹑脚地来到外屋,见后墙一个碗口大的窟窿,透着凉风,满地的泥皮和草叶子。昨晚脱下挂在竹竿上的湿衣服不见了,别的东西一件不少,门关得好好的。他想:“肯定是为装在衣服里的密旨而来。但是什么东西钻进来,把衣服取走的呢?肯定不是人,因为即使是三岁的孩童也难钻过这样大小的窟窿。”秦武羊没有再多想,提起青铜剑,打开房门,跳到屋外,屋外什么都没有,绕茅草房走了一圈,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好生奇怪,正想转身回屋时,只听得寨外远处隐约地传来谩骂和争吵声。
秦武羊飞奔近前,天已经大亮了,见两个衣衫褴褛,面白红润,白发披散的老人。一人右脚穿着草鞋,左脚赤裸着,低着头,被反背着胳膊捆绑在枯树桩上;另一人右脚赤裸着,左脚穿着草鞋,手里拿着两根苇稍,一边蹦跳环绕着,一边鞭打谩骂那个被捆绑着的老人。嘴里骂道:“让你不学好,让你不学好……”,那个被捆绑鞭打的人似乎被打累了,他耷拉着脑袋张着嘴打起鼾来,这打的老人更加气愤起来,使劲挥动着苇稍鞭打,骂道:“你做错了事,还装起糊涂来了,你看我不打死你。”秦武羊不忍再看下去了,就凑过去劝解道:“老前辈,您且消消气,为什么鞭打这位老前辈呀?”这老人停下了手,也不看秦武羊一眼,便回答道:“小兄弟,你不知,这是我作孽的徒儿,偷了人家的东西,让我这老脸往哪搁呀?”说完,这老人丢下了苇稍,像孩子一样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秦武羊看到旁边挂在芦苇丛稍尖上的他和碧儿的衣服,已经明白了十有**。那被捆绑的老人,听到哭声,像打了个冷颤似地被惊醒,木呆地望着蹲在地上哭泣的老人,也不禁地簌簌掉下泪来说道:“师傅!都是徒儿不好,惹您生气了,要不是为了救人,我也不会这样干的?”
秦武羊有些感动上前说道:“学生,虽然初会两位前辈,但我深信两位前辈不是恶人,一定有难言之隐,如果有什么为难之事尽管讲来,我一定尽力帮助。”
那个被捆绑的老人转忧为喜说道:“那可真谢谢这位小兄弟了。我叫去无踪,师傅叫来无影,江湖上都称谓我师徒俩叫无影踪二老,只因我徒儿的徒儿,遭人要挟,非要这密旨才能活命。我想你和那女孩要那密旨都没用了,因为这密旨是始皇帝留给公子扶苏的,可现在据我们所知公子扶苏已经自杀,所以这密旨对死去的扶苏已经没有用了,可对我那徒儿的徒儿是生死攸关的。小兄弟你来评评这个理,我要救活的,师傅却要救死的,你想这死的能救活吗?”
来无影有些泄气地说道:“救人,也不能偷人家的东西呀。”
去无踪叹了口气说道:“师傅就是古板,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借这密旨用一用,用完了就还给他俩,他俩并没有缺什么,却救了我徒儿的徒儿的性命。师傅您不常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这小兄弟他俩不也得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功德了吗?”
秦武羊听了这话,弯着腰用手捂着嘴转过身子暗自笑道:“明明是偷,却说是借,倒像是我俩做了大好事似的,但细细回味起来,老者的话确有几分道理。”
秦武羊逗趣说道:“既然您是借用一下,那又何必背着我俩去拿呢?”去无踪听了此话,涨红着脸,张了张嘴,耷拉下脑袋没了话。
来无影听了这话,又抱起脑袋呜呜地边哭边数落起来:“你让我这老脸往那搁呀?我这不争气的徒儿呀……”他边数落着还不时地偷看秦武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