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追密旨残杀老重臣 美少年舍命救佳人-第2/7页
常儿嫩音说道:“姐。这声音好好听啊!我们快去看看。”说完一蹦一跳地跑到了前面。
碧儿嗔斥道:“常儿,慢点,别栽倒了。”
来到淀边,见一白衣少年正站立在竹筏子上凝神吹着长笛,常儿手舞足蹈说道:“姐,他长得好英武啊!”碧儿脸上立时泛起淡淡的红晕。
白衣少年先见身着华衣丽服的儿童来到淀边,随后见一身着蓝衣裙装的俊俏少女飘移近前,突发奇想认为是笛音招来的上天仙女,少年越发心诚殷勤,笛音融融,情丝切切,顷刻间,引来众鱼飞翔雀跃,群鸟盘旋飞舞,忽见老翁周正来到眼前,少年心中顿悟,笛音戛然而止。
您说老翁周正和白衣少年如何相识?老翁天天狩猎打鱼淀边,白衣少年领众劳苦人住在淀内整天舞刀弄棍,哪能老死不相往来呢?从白衣少年带领众劳苦人住进淀里没几天,这一老一少就互通鼻息打得火热。
白衣少年好一阵心悔,移伐淀边朗声道:“啊!原来是周老前辈来了。”
“秦公子,你的《**玄音》大有长进啊!”
“老前辈您过奖了,还请老前辈多多指教。”
说话间,白衣少年和碧儿互相觑视,周正指着碧儿说道:“这是我的义女碧兰,碧儿还不见过秦公子。”
碧儿上前施礼道:“碧兰见过秦公子。”白衣少年还礼道:“小姐不必多礼,在下姓秦,名武羊,字单侠,秦地三阳川人氏,今后还望小姐多多关照。”
秦武羊怎么来到这白洋淀呢?自从离开咸阳的北丘林苑,秦武羊出了函谷关,打听到当今大学问家,隐居魏地云蒙山的鬼谷子,精通百家学问,深谙修道养身,不出山门却谙悉世事,观星占卜,言无不灵,布阵行兵,鬼神莫测,精于心理揣摩,深谙刚柔之势,通天彻地的智慧,善于鬼道奇术,重在实战成效,顺势导引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教授弟子阴阳天道,培养出苏秦、张仪纵横家,孙膑、庞涓等军事家,无不是旷世奇才。
这天经高人指点来到云蒙山附近,见一十几岁扎着灰头巾穿着紧身短裙打着绑腿的少年,手里拿着根柳条,嘴里含着竹哨,飞跑着赶着一群上下翻飞的白鸽子,这群鸽子随哨音和挥动的柳条翻飞舞动,来到秦武羊面前,指着远方雾气朦胧的地方说道:“秦大侠,那就是云蒙山,师祖修行的地方。”说完少年继续追赶着那群白鸽奔向西方的旷野。
秦武羊走了好长一段路,眼前根本不像是修道养生之地云蒙山,没有茂密森林,没有林立的奇峰怪石,是一片片大块的农田,三五个农夫正在耕地种田,向农夫打听不知此地有云蒙山这个地方,打听鬼谷先生,也不知有此奇人,秦武羊有些茫然。忽听远处笛音袅袅,寻音而往,远处烟云浩渺,走了三里之遥,也未见高山峡谷,只见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沼泽草地,寻找到一条弯弯曲曲小道,又走三里之遥,见一大湖泊,湖泊中央雾气朦朦中似有山峰绰绰,湖中一穿戴蓑衣斗笠的渔翁,划着独木小船,船舷几只鸬鹚,轮番入水捉鱼。渔翁见一白袍少年,英姿伟岸,站在湖水岸边。
秦武羊看定对岸湖泊朦胧山峰,一定就是云蒙山了,于是喊道:“船家,船家!是否能载我到对岸?”穿蓑衣的渔翁答道:“是秦少侠吧,老夫在此恭候你多时了,快上船吧。”
渔翁送秦武羊登上雾气笼罩的小岛,然后划着小船箭一样地消失在湖泊的雾霭中。秦武羊上了小岛,小岛岸边滩涂、青苔、草甸,堆堆鹅卵石,杞柳丛丛点缀,一条青蛇,居居连连,爬进草丛中,秦武羊见一青蛙,蹦跳着前行,现一灰白小道,沿小道走进半里,小道两侧榆树稀疏片片点点,一只灰黄野兔蹦跳着淹没在草丛中,再前行,前面现一片高大两人才能合抱的老柳树,有的已空心,有的已倒伏,有的挺拔高耸,千奇百怪,甚是空灵撼魄,似乎走进另一个陌生世界,天空中飞过一群乌鸦,忽见似飞鹰一样踩着老柳树树梢飘飞过来一小矮人,掠过秦武羊头顶瞬息间抓走秦武羊背篓内的竹笛,秦武羊飞身快如闪电拽下小矮人的短裤,小矮人返飞到一棵巨柳的枝杈上站定,尖声道:“啊呵!还有这等身手。你就是三阳川的秦武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