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担惊受怕孤雁飞 天涯沦落遇怜人-第2/5页
老翁先把小孩抱回茅草屋,而后和老婆婆一起把姑娘抬回了茅草屋。
你当这姑娘是谁?正是上回书中说的丫鬟窦碧兰,那小孩是平阳公主的儿子常儿。你说碧儿她俩怎么逃到这里,像掉了队的孤雁一样落得这份天地?这真是一言难尽呀!
碧儿背着常儿自从逃出围困的锦绣庄园,本想走西南去云璧山,可官府盘查得很紧,见到可疑的人就抓,碧儿为了躲避官府的捉拿追杀,只得折回向东北,挑选人烟稀少荒避的地方走,想找一个安身的地方。秦时律法森严,秦人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没有人敢收留她俩,生怕沾惹是非,遭杀身之祸。碧儿两人只能沿路乞讨,好心人见她俩可怜,就给她些残羹剩饭。碧儿真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境地,一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
这一日,来到钜鹿郡,偏僻的沙丘乡。常儿饿得直哭,碧儿掏出仅剩的少半个馍,给常儿吃了,常儿不哭了,碧儿自己的肚子却“咕、咕”地叫个不停,她的心像长了草一样乱糟糟的,就想在这小镇上讨点吃的。
初春是多风的季节,过了晌午,仍是阵风不断,街面上尘土飞扬。进入镇中,行人稀少,店铺冷清,街南是一些土砌墙的草顶房屋,居住的都是劳苦人;街北都是些深宅大院,青砖瓦舍,居住着少数的富人。快到街心了,碧儿远远地望见街北面,碗口粗三丈高的旗杆上,高悬个红灯笼,上书斗大个“酒”字,非常引目。来到店门前,传出喧哗的划拳行令声,店面是朱红的窗门,门上挂个原色的薄竹帘。碧儿犹豫一下想走开,突然竹帘一挑,从门里走出个中年人,高挑的个头,戴一顶灰白粗布帽子,脸膛红黑,一身绛紫色衣裳,污腻的灰白围裙,便知是个店内伙计。
碧儿上前有难色地说:“这位大叔,真是不好说出口,我俩要去很远的亲戚家,不小心把身上的银钱全丢了,路上净挨饿了,我一姑娘家没一点办法,求求您,给我俩点吃的吧?”
“姑娘,这是哪里的话呀,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谁都有为难着窄的时候,姑娘稍等,我去去就回来。”说完伙计向西走了一段,进了门前蹲着石狮子的深宅大院。
碧儿等了一会儿,忽地见酒店门帘一挑,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站着个尖嘴猴腮的人,对碧儿直愣愣地端视了两眼,门帘一放又把头缩了回去,立时酒店内鸦雀无声一会儿。这时中年伙计双手托肩着个酒坛走了回来。
“姑娘,你稍等,千万不能进到店里去,我家老爷正在里面吃酒,他很凶的,我到厨房去给你拿些蒸笼包子出来。”说完伙计托着酒坛进了酒店。
一会儿,酒店里大骂起来,只听里边慢条斯理地挖苦道:“你这把年纪了,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手脚干净的,怎么这回揣起包子来了,是不是窃了想拿回家去?”
“老爷!不,不,奴才不敢。我看外边那位姑娘家丢了银钱没吃的,很可怜的。您吃酒在兴头上,我不敢打搅您,怕扫了您的兴,小的就自作了主张。”
又传出一个尖酸的声音道:“哪有你这样自作主张的,恐怕是又养了个小的吧?我这做管家的怎对得起老爷的托付,你还敢嘴巧,吃里扒外的东西,给我掌嘴。”随后听到“啪啪”的嘴巴声。
歉疚和愤慨的心情涌上心头,碧儿的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我绝不会连累好心人!”她静静地走进了酒店。
酒店里好个酒气熏天乌烟瘴气的景象,几个泼痞无赖正指着垂头丧气的中年伙计发着淫威。刚才那个探头探脑尖嘴猴腮的人,光着脚在厅堂中间,蹦跳着,张牙舞爪地气呼呼地怒骂着跪在地上的中年伙计。
厅堂正中一大餐几案,餐几后坐着个身着亮丽的纨绔锦袍,头戴齐地的高冠,右眼下长着个豆粒大小的痣,红粉的面皮,睡眼惺忪的白胖子,左右两个妖艳的婢女在扶持着,两侧各摆方形餐几四个,餐几上钵觞狼藉,六个泼痞歪歪斜斜地盘坐在餐几后喧闹着。见碧儿进来,厅堂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几双色眼直勾勾地盯视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