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第2/3页



    李鸿渊点点头说道:『老皇帝对海上经商开拓新领土是没啥兴趣,他经营大明这偌大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这三十年来已惮精竭智。郑尚书不愿为旧港上书议事,也不意外。』施进卿拱拱手,说道:『李大侠侠名远播,在东西洋也多有听说。不敢说请您为我旧港数千子民出谋划策,但请多多提点。』李鸿渊推辞道:『在下只是一介布衣,那敢随随便便指点江山,出谋划策呢?』施大姐慨然亢声说:『爹,我们这数千人也未必就定要依附大明。这几十年跟过往商船做生意,日子不也挺了下来。陈祖义那帮海上亡命之徒也就是要钱,那天他过分了,咱们抄家伙跟他拚了。』施进卿苦笑道:『妳说得倒轻松,这可都是人命啊!』李鸿渊诧道:『陈祖义?这人还在?』

    李鸿渊当年跟陈祖义动手那一段往事,在东西洋各港口海上讨生活的人自然多有听说,故事传到后来固然是添油加醋,变成是进士弃笔慨然拔剑,打得海上大盗跪地求饶,自此商船挂上大明日月旗的陈祖义一帮海盗是不敢碰云云。施进卿暗忖将陈祖义这贼厮的名藉施大姐的口中说出来,看看能否激得李鸿渊愿意再出手,至不济也捧得他开心。

    倒是李鸿渊那争名斗胜的心思早就淡得很,眼下自己就是一名往来江南与海外的江湖人物,传承武艺的徒弟们如何找回来还是重要得多,当下就没接施进卿的话头。跟着转口问到旧港目前跟那些地方生意往来居多,施进卿略显失望,打起精神来说主要还是与过往船商交易,不过这趟出来看过后,建立自己的船队还是必要等等。李涧便打听是否有看到过琉球人的船,施大姐表示他们跟琉球商人尚无往来,也没特别注意到。施进卿问了状况,跟着沉吟半刻道:『你们在新州港如果已经刨地三尺还找不着人,琉球人又不会逆风行船,莫不是怕有人追赶,先南下到那个港口躲避,待得明年再北返?』李鸿渊一拍前额,想说自己怎没想到还有这一招。忙问如此的话,最可能的会是那个港口,施进卿回说这可难了,大海茫茫,对方如果随便找个海岛藏起来,只要补给准备的够,那如何找得到?若确定是琉球人动手,虽不能确定他们走那条海道,但总得北返,在南风起后先往那霸港守株待兔怕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李鸿渊海上往来本就仰赖长年海上讨生活的伙长,此时并无好的对策,施进卿提的方法在理,又想起三徒弟还没找着人,还是写了信托人送往佛村问消息,于是跟李涧便在占城暂时住了下来,舍杨该寻了处民宅让师徒住下,到南风刮起时还有近半年时间,李鸿渊自是要求日习文夜练武,刚好抓紧了时间把李涧快速拉拔上来。李涧知道师父对自己好,虽不喜文章诵读,硬着头皮从千字文开始背起,好在脑筋不差,磨着磨着这半年功夫,也算得上粗通文墨了。

    李涧习武的天分就在这段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挥,不只将本门武术再次精进,他的天羽真气也从细微飘渺,真正进境到一品的入门境界,以此驱动神膺十三式,在年轻一辈中,已难觅敌手。李鸿渊瞧在眼里,心想这小子真得是生来就是练神膺门武功的材料,一发严格督促起来。

    施大姐每日借口来找李涧问东问西,她虽是落落大方,可李涧就懵懵懂懂,被问啥答啥。施进卿自然理会得女儿心思,施大姐心高气傲,在旧港时已代父发号施令,等闲男子是难入法眼的。上回在泉州港外初见,李涧还是个市井毛头小子,这回二见,已是粗具武艺,见过大场面的江湖人物。这日施进卿约了李鸿渊说是有事相商,在此等待期间左右也是无事可做,便欣然赴约,地点是在港边酒楼,施进卿坐下后东拉西扯,说话不着边际。

    李鸿渊按耐不住,说道:『咱们虽是初识』

    ,施兄与在下有援手之义,有何话不能直说?』

    『还真有一事但不知如何开口?』施进卿尴尬的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