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第3/4页
杨盛瞄了守在城门口的兵士几眼,外表看来尚称精神,脸上依旧毫无表情的策马到道中回首看向这次自己带来的大明精锐天策卫,虽然人数不多,且历经海途河道劳顿,但是精神抖擞,盔甲齐备,看起来就是支常胜军。马和也策马跟在毕进的真腊轿后,密切注意沿路状况。吴哥城四墙除东方开两门外,余皆开一门,跨护城河的大桥两旁有石神像五十四座,像坐将军模样排成两队,外貌狰狞的恶神与神色慈祥的善神交杂其列。神像手中齐抱一长蛇,作搅拌动作,此即模拟婆罗教的创世纪神话中的搅拌乳海,城门口上有五尊大型佛头朝向四方,中间再有一佛头饰以黄金,听说这佛像是以三百多年前强大的真腊国王者耶拔摩七世的面容为本所雕刻出来的微笑佛像。此时吴哥城上战云密布,先辈数百年的雕像微笑不语。
恭列昭平牙从斗象台上下来,跟毕进很快交换了一下情报,大意是急切间只集合到两千多步军,还好一百多头战象是常驻在吴哥城外,一呼便至。真腊与暹罗交兵,象军都是打在前线。真腊国王手持一金剑,端坐在五色彩布铺成的座位上,毕进上前行礼致意,旁边宫女模样的几人忙准备另一布团就在斗象台一侧坐下。台下除了象军还算阵容整齐外,步军的样子只能说惨不忍睹,陆陆续续还看到像是军官模样的人赶着小队小队的平民站到步军后面。(注二)真腊国王看是满意的一直点头,恭列昭平牙默不作声的立在一旁。杨盛跟马和在台下看了,互看一眼,马和小声说道:『护着毕大人撤离的路径得在今晚前弄清楚了,这阵仗约莫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杨盛点点头,转头交办下去。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恭列昭平牙跟毕进下了斗象台,跟着说道国王认为有象军,撤入城中的原吴哥墓守军,再加上新征的步军便足可与暹罗军一战了,但还是感谢大明使节远道来说和,当然不用交兵是最好,不过如果暹人硬是要打,真腊国也可奉陪。明朝使节团众人面面相觑,毕进只得回道贵国准备充足自然是最好了。使节团一行退出王宫,便被安排在恭列昭平牙的王子府中住下。
使节团一待王子府的人离开,便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幕僚开始建议寻个理由先离开吴哥城,回到战船上比较安全,不然暹罗军一旦攻入城中,烧杀掳掠都是算正常的,乱军之中就算打出大明旗号,这些兵杀红了眼,那管你谁是谁。这时众人看向了杨盛,如真有事,一干文职人员也只能依赖天策卫这不到百来人的保护周全。
杨盛咳了声道:『大家莫慌,一旦有事,天策卫定当保护众人的安全。是去是留,这还需要毕大人拿主意。』毕进心情烦杂挥挥手:『你们都先散去,等李鸿渊李大侠回来再说。』这时只听得一声爽朗的笑声传入:『说曹操,我这曹操可不就到了。』只见李鸿渊步履沉稳,笑容可掬,走进厅来。马和眼光连动,抚掌笑道:『师父出马,果然克奏肤功。』毕进听言心头一松,忙问状况如何。李鸿渊笑笑说:『我徒儿平白挨了好几下暹罗拳,对方总得有个交代。幸不辱命,暹罗军已暂且退去。』众人忙看向李涧,果然鼻青脸略肿,李涧脸红起来,连连说不碍事。
杨盛对李鸿渊拱手致谢,又问道暹罗军退去多远。李鸿渊目光一敛,说道:『暹罗军只是暂停观望,他们的探子现在应该是在城中打探我大明来了多少人马。此外真腊军动员的如何?』杨盛苦笑道:『我如是暹罗军的将领,现在立马下令攻城了。』马和补枪:『城中乱象已现,为上者不知兵,吴哥城眼前已成危邦,需得想方设法来解套。』李鸿渊点头默然,这其实是他最最担心的。众人发愁了半晌,计无所出。马和看了师父一眼,得到许可后,他清了清喉咙,起头铺陈说道:『毕大人这回奉皇命前来调停真腊跟暹罗,不过时机点却是相当不利,眼下有几件难事。首先咱们自然也可掉头走人,只是回朝后则是无法复命,且此举对大人仕途极为不利。』毕进点点头,示意马和继续说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