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无可辩驳-第2/4页



    刘操之见状,嘴角微微一翘,又道:“不过你应当知道,要做老夫学生的条件,可并不简单。”

    此言一出,祝远不禁微微抬头,露出像是颇为无奈地认命了一般的神情,正色道:“学生谨闻刘公之教!”

    “要做老夫的学生,首先一条,就是要品行端正,不仗势欺人,不欺凌弱小,常怀公心,乐善好施,善启后进!”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盯着祝远问道:“你自谓可算符合要求?”

    话音入耳,祝远哪里还不知刘操之言下之意,只觉万分的尴尬,额头的冷汗冒得更多了,让他恨不得立马起身离开。

    可是他却又不敢,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学生虽然大善未著,但也可说是小善可称!”

    “哦?是么?”刘操之声音一沉,忽然提高音量道:“那放纵恶奴欺我弟子,又是何缘故!?”

    他的声音高亢洪亮,只一瞬间,就击穿了祝远心房外那一层薄薄的壁垒,将他本来抱有的一点侥幸给彻底打碎了。

    而一直在憋笑的谢文听了刘操之的话,也不由得暗暗吃惊:“师尊什么时候认了梁山伯为弟子?还是说这是权宜之计?可师尊向来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怎么可能自食其言?”

    心头一点思绪闪过,只见祝远这才第一次看了一眼难掩脸上惊诧之意的梁山伯,然后难以置信地问道:“梁……梁县令是刘公弟子?”

    一时之间,他竟然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称呼梁山伯才好。

    “怎么?你是想说他不配?想说老夫不能识人!?”刘操之厉声问道。

    “这……学……学生不敢!”祝远神色又是一惊道。

    从刘操之的语气里,他自然听出来了他不愿接受的“答案”,就连自称学生的底气,也全然没有了。

    “那你解释解释吧。”刘操之一脸严肃地道。

    这句话的语气听起来很平淡,声音也不大,但在祝远的心里,却有如压了千斤的重担,让他既感到憋屈,又感到害怕。

    他整理一番思绪,不敢耽搁,连忙道:“刘公有所不知,五年之前,梁县令与学生小女同在会稽游学,当时小女女扮男装,与梁县令相遇,颇是志趣相投,遂为同窗挚友,三年学满,分别回家!后来梁县令到上虞寻友,得知小女实乃女儿之身,故生爱慕之意,欲向我家提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可惜小女早已许配人家,常言道:‘一女不配二夫’,故而学生当时便拒绝了梁县令求亲之举!可梁县令不知在哪里听信了谣言,误以为小女与他的同窗之谊是两情相悦的男女之爱,几次三番上门求亲,学生不胜其烦,万般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希望梁县令能够就此罢休!学生纵奴行凶,固然颇为欠妥,但也是为保全小女名节,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刘公明鉴!”

    说罢,他便低着头不再说话,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哼哼……”

    谢文听了,忽然忍不住冷笑着哼出了声。

    刘操之闻声,问道:“文度对他这一番话,可有异议?”

    谢文笑道:“师尊有所不知,我听闻那祝家姑娘乃是个颇有主见的人,她女扮男装游学,为的就是要自寻一个情投意合的佳婿,祝家既许她出门,如何会预先就许了人家?”

    “哦?是么?”刘操之眉头一皱,厉色盯着祝远道:“你是当我老朽好欺,故意编排这种谎话,妄图蒙骗于老夫么!”

    “啊……学生岂敢!”

    他一脸惊慌地回答一声,不停在脑海里寻找着合理的理由,忽然,一道灵光闪过,他连忙转过头看向谢文,质问道:“尊驾口说无凭,如何就敢口出谎言,诬赖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