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1324号的故事



    四、五月份,槐花开,旧城的天地都被映就成了黄绿色,空气的味道变得异常清甜。在这短暂的10-15天的花期里,旧城一片热闹祥和,那些终年躲在实验楼的角落里的孩子,被带到大门口,向那些以献爱心的名义前来观赏槐花的游人招手,孩子们的面色灰白,像旧城里那些老式楼房的墙根的颜色,于是会有不专业的化妆师给他们抹上可爱的腮红。

    槐花开的时候,是旧城的孩子们最激动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槐花树下,在旧城的各个角落穿梭奔跑,没有太多的规矩,没有实验楼的大人拦住他们给他们做检查。这片旧城的天地,在外人看来,是槐花围成的巨大天池,然而在这些孩子眼里,它太小太小了,被圈禁成一块狭隘的领地。

    彭诚宇最讨厌的日子,就是槐花开的日子,人多而嘈杂,开心地和那些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玩游戏的旧城的小伙伴,在他眼里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被人当狗逗着玩。

    他喜欢静静地躲在实验楼里,哪儿都不去,实验楼的大人们也找不到他,以为他走丢了,他们会着急地喊:“1324号呢?”听到声音的彭诚宇,把身体蜷得更紧,用手按住胸前的号码牌。

    他最怕看到的是旧城外的孩子,两只小手被两只大手包在手里,脸上的笑,甚至是哭,都和旧城里的他,和旧城里的他们不一样。

    还有那些孩子的父母,看他和他们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孩子,双眼里的悲悯和伪善看不分明。

    彭诚宇的生日就在四月份,槐花初开的日子,旧城孩子多,为便于管理,分成了不同的院系,每个院有自己的院长,正儿八经的像一所大学,不过彭诚宇觉得像一所医院,这也很有道理。彭诚宇所在院系的院长也姓彭,他提议在游人最多的时候,给彭诚宇办一场生日会,邀请前来的游客和志愿者参加,可是每到那一天,彭诚宇就不见了。

    十岁那年的生日,他依旧趴在实验楼里那间最不常有人的屋子里,地板上都是灰,很久没有人来清扫,他穿着白色的院衫,胸前贴着号码牌,脸上灰蒙蒙的,沾了灰尘。

    屋里有一张铁架子支起的床,一块灰攸攸的布遮住了它,彭诚宇撩起它,钻进了床底下,一口呼吸呛进了几口灰,让他直咳嗽,突然门边的声音让他遏住咽喉。

    “小刘,孩子都处理好了吗?”

    灰色的布摇摇摆摆,彭诚宇发现自己忘了关门,他费劲想伸手扯住闹腾的灰布,从他倾斜着的最接近尘埃的角度,可以看到一双血红的高跟鞋,和一双脏了边角的白球鞋。

    “主任,听话的几个已经由院长带到大门口了,几个闹事的,正关在地下室里反省呢。”

    “把人数数好了,上次就跑出去了两个,今年这两个要当做重点看管对象。”

    “放心吧主任,林子外面已经让人拦了警戒线了。”

    “今年我们院里呢,新来了一个小姑娘,十岁左右的,刚来,认生,就不要去大门口了,让她到儿童之家先坐着。”儿童之家,其实相当于医院的心理科,所有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聚集在那里,由旧城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做检查和心理疏导,一般前来旧城的志愿者,多是到儿童之家和孤儿所帮忙。

    “好咧,对了主任,那个1324号又不见影子了,要不要找找去。”彭诚宇的心一揪,去够灰布的手停了动作。

    “别找了,过了这一天,自个儿就跑出来了,这样的孩子啊,少去管。”彭诚宇心里的大石头“扑通”落了下来。

    脚步声远了,彭诚宇的两只脚开始发麻,撑地的手颤巍巍的。

    实验楼是旧城最主要的建筑,各个院的孩子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这里,八层的大楼,披着蓝玻璃样的外墙。横贯它的墙身,用颜料画了道彩虹,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能看到外面,彭诚宇侧身躺在床底下,他更喜欢听声音,耳朵贴着地板,眼睛闭上,假象被屏蔽在他稚嫩的眼皮外面。

    他躲藏的房间,窗户开了一条缝,有风的时候,会悄咪咪地“咯吱咯吱”吵闹,外界的声音,从这个缝隙里钻进来,找到彭诚宇躲藏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