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苏富比与佳士得-第3/4页



    由此,拍卖行便诞生了。

    “苏富比成立于1744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

    坐在苏富比新邦德街总部二层的一间转角办公室里,内购部门的高级总监奥蒂莉-温莎,正在向韩易做着拍卖行的介绍。这位典雅大方的金发女郎,拥有一个在英国具有特殊意义的姓氏。韩易不可能去直接询问对方的家族渊源,但仅从她鼻峰的走向、双唇的纤薄与眉弓的寡淡程度来判断,应该跟白金汉宫里的那一家人,至少是远房亲戚的关系。

    艺术收藏,是一个讲资历、讲能力,更讲出身、讲传承的行业,苏富比的伦敦办公室里坐着一两个温莎,也不会令人感到奇怪。

    “我们在全球85个国家开展业务,运营着80间办公室,和数以百计的艺术展示厅,代理出售52类艺术品和豪华房产。去年,我们的拍卖成交总额,达到了惊人的51亿美元。”

    “我们佳士得是74亿美元。”

    约莫三小时后,在圣詹姆斯广场旁国王街8号的佳士得伦敦总部,约书亚-格雷泽从容自若地对奥蒂莉-温莎隔空回击。这位纽约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是佳士得内购部门的数名私人销售主管之一。

    佳士得按照艺术品的类别,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个种类: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战后及当代艺术、美国艺术、19世纪欧洲艺术、欧洲家具和艺术品、中国陶瓷及艺术品、古代艺术与古董、书籍与手稿、手表与腕表、珠宝,以及“Old Masters”,每个种类都会有一个统管全球的销售主管。

    而约书亚-格雷泽,正是主要负责“Old Masters”类别艺术品的销售主管。

    “Old Masters”的字面意思,是老大师。而在艺术史上,“老大师”指任何十九世纪在欧洲扬名的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也就是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贝利尼、卡拉瓦乔,还有伦勃朗,都算是“老大师”的一员。

    而这,正巧是韩易最感兴趣的类别。

    “没错,苏富比成立于1744年,佳士得成立于1766年,他们比我们早出现二十二年。但是,在两三百年的时光刻度里,仅仅二十载的差距,能产生多重大的影响呢?1744年没有电,1766年也没有。1744年没有Wifi,1766年亦然。”

    “That's a comparison made by……no one ever。”

    韩易被约书亚-格雷泽夸张的比较逗得一乐。跟苏富比的奥蒂莉-温莎一样,韩易也对这位常驻纽约,弗里兹艺术展期间才来到伦敦出差的美国拍卖行高管的身份,有一个大致的猜测。

    温莎、格雷泽,艺术收藏的私密世界里,果然都是些熟面孔。

    “是的,没人会这样做比较。我个人很尊敬塞缪尔-贝克先生,但他将拿破仑带去圣赫勒拿岛的书籍卖给好奇英国贵族的往事,并不能帮您挑选到心仪的藏品……而且。”约书亚-格雷泽竖起食指,强调道,“如果非要比底蕴的话,佳士得才是最懂得如何帮超高净值客户完成隐秘交易的拍卖行。”

    “1779年,我们的创始人詹姆斯-克里斯蒂先生,便通过一系列充满智慧和耐心的谈判,帮助叶卡捷琳娜大帝买下了第一代奥福德伯爵,沃波尔的大量藏品。”

    “所以,韩先生……”

    “我们才是艺术品交易行业里,最大的内购交易商。”

    已经提前料到韩易会再去拜访佳士得,在两家的服务、佣金比例与藏品质量之间做比较的奥蒂莉-温莎,抢先一步,将“最大内购交易商”的这顶桂冠挂在了苏富比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