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珠圆-第2/5页
    
    三人从命,远处毯子上坐等了一会儿,只见中央大帐里出来了几个官员打扮的人,想是刚与大阏氏会晤完毕,上马离开。
    接着又来了几波客人。直到日头斜落,挂在了单于帐顶的金珠子上,才有人过来唤:“进贡的,快去吧!大阏氏正好想购些汉家织物绣品呢。”
    罗敷心砰砰跳,急起身称谢,随着守卫的引导,规规矩矩入帐去。
    她的两个随从没那么着急。盗仓眼珠一转,留意了帐内帐外的撤退逃脱路线。白起看准了角落里堆放的几张弓,记住了弓箭存放的位置。
    大阏氏二十余岁,其人并非绝色,但五官端正,轮廓柔婉,大约因着不常风吹日晒,肌肤不是寻常匈奴牧女那种黑红色,而是白净透亮。因在孕期,肌肤丰泽,尤为珠圆玉润。她头饰玛瑙珠玉,颈间一串珊瑚项链,臂上缠金,足底羊皮小靴上缀者一串明珠。
    两双胖胖的小肉手,正全神贯注地玩她的靴子——那是两个蹒跚学步的小男孩,髡发童装,乖巧可爱,显然是大阏氏的两个儿子了。
    这两个孩子,从小就被带在身边,耳濡目染,目睹他们的母亲与各路贵族官员打交道,学习政治上的门道。
    大阏氏身旁五六个侍婢,都是容色姣好的少女,然而与她并肩一比,气质上立刻相形见绌。
    她手边几案上堆放帛书,金边镶嵌,丝带围卷,盛在玳瑁装饰的漆盒里。手持玉管毛笔,似在作歌。写几句,指尖打拍子,轻声哼唱。凤仙花染红的指甲在手背上跳跃。
    一个侍婢抱着胡笳,按照她的指点,低声吹奏音节。
    白起这几年少见美女,一看之下,眼睛有点挪不开,悄悄说:“这也是个女神啊!”
    怕罗敷不高兴,立刻补充一句:“可惜是蛮族,唉。”
    盗仓见不得他这两头拍马屁的德性,冷笑道:“蛮族又如何?看人家那气质,也不输与汉家贵妇。这贵妃说不定跟那刘可柔一样,大半辈子都是在洛阳过的呢。”
    的确,这位大阏氏仪态端方,除了全身胡妆胡服,看起来和一般汉女也没太大区别。因着接连生育,更显出成熟风韵来。
    远处坐席上还有一主簿,一管事,三五低阶官员。几人各忙各的,没把这几个小商人放在眼里。那主簿开小差,拿个黄铜九连环,专心致志地玩。
    大阏氏见到罗敷,眼前也是一亮,放下玉管笔,令侍婢停了音乐。
    如此标致纤美的汉家女郎,北地连年少见。她的举止做派典雅绰约,若说是商贩民妇,未免低看;但她浅笑温柔,步履细碎,一点架子也无,也不似那趾高气扬的财主婆。
    至于她后头跟着的两个男随从,大阏氏倒没多看。
    倒是几个侍婢被白起的相貌吸引住了。偷笑着,在礼貌的范围内,一下下的偷瞄,似乎在计算他鼻子的高度。
    罗敷以民女身份,不卑不亢见了礼。大阏氏微笑起来,道:“唉,他们男人爱动干戈,弄得如今边关紧张,来的商旅都少了。女郎有何稀奇之物,别吝啬,都拿来瞧瞧,价钱好商量。”
    跟刘可柔一样汉话流利,字正腔圆的洛阳官音。
    汉匈开战,波及面甚广。军旅之人固然要冒险搏命,寻常百姓居民也少了许多便利。看大阏氏那略显急切的脸色,显然许多生活用品已经快要青黄不接了。
    罗敷笑道:“东西可多。夫人莫要挑花眼。”
    她出行仓促,原本没准备面见匈奴阏氏;身边准备的“货物”,也是临时从她私人用品里挑出来的——一路上制的绣样布样、随身带的胭脂水粉等等,虽非绝顶精品,倒也都是出色好物,放到匈奴王庭,也算拿得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