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道貌-第3/4页



    邻舍大人们平日逗张览:“脑袋这么大,当心哪天掉下来!”

    小张览信以为真,养成了时时刻刻扶脑袋的习惯。一头扎到罗敷身边,腻着她提要求:“阿姊!别忘了给我带笔墨!”

    说这话的时候,细手指头扶着自己的太阳穴,像个偏头痛的老学究。

    罗敷一笑,把他的手放下来,“忘什么也不会给你忘这个。还有吗?”

    张览想起了同窗们平日里夸耀的美食零嘴,吞了口口水。

    张柴氏马上注意到了,轻轻横他一眼。

    张览忙扶着自己脑袋摇摇头,懂事地摆摆手,表示自己没要求。

    罗敷看在眼里,心中盘算,回头卖了自家的丝帛,找个好说话的零食贩子,好歹给阿弟讨几颗渍酸梅。

    她往小板车上放几匹绢麻,临出门,又忽然犹豫,摘下一对耳珰,塞进织机梁木的小缝隙里。那是她的小小首饰盒。

    方琼的影子在脑海中晃。低调妆扮让她聊以心安。

    最后回头向张柴氏嘱咐:“今晚也许不回来,宿在……”

    话没说完,张柴氏两条眉毛已经拧成两只打架的蚕宝。张口就训斥:“你一个未婚的女郎,跟我说什么晚上不回来?……”

    罗敷不慌不忙,说完了后半句话:“宿在韩夫人工坊里。”

    “韩夫人”这三个字一出口,张柴氏“嗯”的愣了一下,脚底下碾死个蚂蚁,算是默许了。继续给儿子掸袖子。

    万一她一现身,他们就来个“强抢民女”呢?

    白水营里的男男女女,当她是身份尊贵的主母,尚且敢出动人马,半强迫的绑架;而院子里的这些,都是如假包换的方府狗腿子,难道还会温柔礼貌?

    于是她便没动,忐忑不安地立在原处。但愿他们不会太为难舅母……

    院子里,张柴氏也是呆若木鸡。箱子里那些白花花、黄灿灿的金子、绢帛、米面,仿佛都飞上了天,然后噼里啪啦的砸回她头上。

    迅速换算了一下,约莫能有五六万钱?

    她家阿秦,让——州牧公子——看中了?

    州牧是什么官?不知道,但肯定是跟天子沾亲带故的吧!肯定是家里肉山酒海,洗衣服都用金盆盆吧?

    当然有自知之明。帛书上虽然说的是“聘金”,但丝毫没提什么三书六礼,想来也不过是买婢妾之资罢了。贵人们家里金山银山,五六万钱买个美婢是家常便饭——还不够一匹马的价钱。

    其实若按法理来讲,良民做不得婢妾奴仆。然而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年头世道混乱,礼崩乐坏,贵人们什么事做不得。把买身钱叫成“聘金”是流行的做法,大家都看破不说破。

    当然也知道,这侯门深似海,做婢妾的地位,有时候还不如一匹马。砸死人的几万钱,买断了身子也买断了命,万一犯个小错,被打死了都不能叫冤。

    张柴氏脑海中迅速集结了许多陈年八卦:某家家道中落,小娘子十二岁被卖为奴,没两年,一床血腥给抬了回来,说是难产死了;某家女郎被大官看上,做了贵妾,家里人鸡犬升天,换了大宅子,天天喝酒吃肉开宴席;后来据说是在众妾争宠中败下阵来,被人算计,削了鼻子,披头散发给赶回了家……

    还有不知哪个贵人,宴会时喜欢让宠姬给客人劝酒。客人要是不喝,当场就把宠姬处死。若是不巧来了几个倔强有个性的客人,那一场宴席下来,门外血流成河,堆的全是美人头……

    但……也不是没有运气好的。邯郸城西那个韩夫人,据说就是奴婢出身,如今子孙满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