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登基-第2/5页



    他迈开步子,一往无前地走出殿门,迎接朝阳旭日。

    德阳殿里人气旺盛,百官起得比他还早,已经随候在殿,有的已打完两个盹了。

    一声“天子且至”,众人连忙各就各位。

    先对先帝灵柩北面礼拜,太尉奉读策文,奉上玺、绶、随侯珠。群臣皆伏称万岁。遣使者诏开城门、宫门,全城欢庆,脱丧服,着吉服。一系列繁文缛节,都有现成的规章制度,不用他操心。

    王放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盯着殿中供的一柄大剑。这是汉宫的传世之宝,传说当年高祖刘邦的斩白蛇之剑。剑身饰有七彩珠、九华玉,剑匣杂嵌五色琉璃。

    即便是宫变频起,战乱在外,这柄剑也被尽心竭力的保养,日日擦拭,十二年一加磨莹。即使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

    他在礼仪官的指点下,开匣拔鞘,刃如霜雪,光彩耀目。

    太史令根据那剑光折射的角度,喜气洋洋的宣布,这预示了国家安定,天下大同,新皇将为人间至圣。

    王放饶有兴致地听他胡扯,暗地记住了那剑匣存放的位置。

    他站立台上,底下黑压压的一片脑袋。全是君子,并无淑女。

    天色渐热,有些男人身上气味重,已经透过层层礼服,悄悄弥漫出来。

    他嗅一口手腕。上面特地擦了提神醒脑的羯布罗香膏,专为这种场合准备的。

    忽然想,阿秦此时一人在宫中,应该很无聊吧……

    他默记礼仪顺序、百官服色,乃至那个太尉的可笑外郡口音,打算以后找机会跟她当笑话说。

    但底下群臣就没这待遇了,有些年轻的尚且精神充沛,而有些人逐渐支持不住,左摇右晃,脸色如便秘。

    所幸此时四周管弦之声忽起,吹吹打打响起来,应该是典礼告一段落。

    他松口气,转身就想回去歇着。

    却让冯宦官拦住了:“主上,还没完呢。请去更衣吧。”

    方才那一套繁文缛节,是“即皇帝位”,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之后更是要参拜祭祀,“即天子位”,是做给上天看的。

    王放给自己鼓劲:来都来了……

    庚午,至城南,登坛受命,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燎祭天地,谒太`祖庙、光武庙。

    王放怀着敬畏之心,拜了一圈久别重逢的祖宗,总觉得后脑有点发麻,似乎老天下一刻就得降雷劈他这个不肖子孙。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贴身小宦官轻声问:“主上要不要歇息片刻?待会儿还要诏告大赦天下,封赏百官什么的……”

    王放笑着摇摇头。他一切随缘,一切细节都懒得过问。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洛阳宫室虽然衰败,但三天之内整理出如此排场,还是十分出乎他意料。进而想到,旧时大汉国力最强之时,那气势又会是何等辉煌?

    他闭上眼,努力“感知”着自己那些显贵的列祖列宗,微微叹口气,脑海里最后想到的,却是不知所踪的东海先生。

    回到宫中,殿内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声如珩佩。

    大部分地位卑微之人散去。殿内只留“有功之臣”,等着新天子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多数人都没见过天子御容,此时又是好奇,又是惶恐,一道道目光偷瞄上来,让王放觉得自己成了杂耍班子里的镇班之猴。

    他也回望底下的诸位。人人笔直肃立,手持笏板,脸上都是一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贤惠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