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良宵-第3/6页



    阿大阿二阿三忙碌得满头大汗,不时回答大伙的各种疑问,腰板挺得笔直,觉得自己成了全村的大英雄。

    头一次“通灵招仙”,村民们没有不紧张的。请来的大巫是村里的熟人,轻车熟路地主持了几十年的祭祀,此时也不敢怠慢,抱着王放遗下的帛书,横竖研究了好一阵,自己用木剑比划排演,咒语背熟,反复念诵。

    待到万事俱备,村民出动。不敢带太多人,唯恐惊扰了仙子。于是效法王放,只带了二十个年轻力壮的后生,外加大巫、父老,吭哧吭哧的抬着简牍,来到了昨日那片青草地。

    在昨日熄灭的火堆灰烬上,重新架木点火;在昨日的神坛痕迹上,重新搭起七星坛;再按照帛书里的指点,巨量的古旧简牍围成一圈,摆成八卦龙门阵。

    大巫饮尽一壶酒,深吸一口气,开始“作法”。

    “人生不满百,长抱千岁忧。早知人命促,秉烛夜行游……苏林开天门,赵尊闭地户。神灵亦道同,真官今来下……”

    旁边蹲守的村民们满心激动欢喜,脑海中掠过一个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景:黄金、丝帛、美人……

    突然,雾气被冲散,一阵突如其来的金鼓之声在林中炸响,四周铺满了明晃晃的火光!

    嘈杂的喊声由远而近:“冲呀……杀啊……”

    耳尖的村民们大惊失色,纷纷起立四顾。林子似乎被围住了!

    这……不像是仙子降临的排场啊!

    大巫摇头晃脑,还沉浸在吟唱之中。

    一个声音朗声高喊,盖过了大巫的喃喃自语。

    “何人在此乱施巫蛊,作法害人?来人,都给我拿下,押送县衙大牢!”

    大巫猛然睁眼,脸色惨白。

    这种来历不明的“作法”,大巫本就心里没底,眼下突然有人在他耳边说什么“拿下”?

    村民们不知所措,聚在一起,那目光都是:出什么问题了?

    有人大胆,俯身抄起木棍,踮着脚,往外走两步。

    却听得刷刷几声,明晃晃的刀剑出鞘。火把和刀尖刺破雾气,气势汹汹地威压而来!

    不知是谁高叫一声:“官兵来了!快跑啊!”

    民间巫蛊迷信盛行,朝廷屡禁不止。村民们设坛私祭的时候,都是悄悄的不敢声张。官府懈怠,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日是犯了什么冲,官兵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村民们还没反应过来,那大巫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丢下木剑,鞋子也来不及穿,一溜烟跑了。

    村民傻眼,眼看“官兵”越来越近,马蹄声、刀枪声、金鼓声震耳欲聋。对官府的惧怕,迅速压过了对“洛神仙子”的憧憬。大伙愣了有那么一眨眼的工夫,发声喊,扭头就跑。

    升斗小民,人人都怕见官。衙门一进深似海,不管有罪没罪,一律先上镣铐、打板子,先去半条命再说。碰上官家心情不好,先关个十天半月的也不少见。运气不好的话,还有恶吏勒索钱财,克扣饮食。要是再判个巫蛊之罪,轻则受刑,重则充军,那一辈子可就完了!

    就算最后官府通融,得以无罪释放,农事也全都耽误了!

    “官兵”在后面摇旗呐喊,村民们谁敢慢下脚步,一个赶着一个,生怕自己落后被捉。心里那个后悔啊!

    一边跑一边互相埋怨:“本来就是牛鬼蛇神的事儿,我就知道不靠谱!”

    阿大阿二阿三喘着粗气抱怨:“主意又不是我们出的!要怪去怪父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