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坑蒙-第2/6页
    
    王放笑道:“教你读的《庄子》忘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世上书太多,一辈子看不过来。你也别可惜啦。先把常用字认全,比钻研这些偏门书籍有用。”
    隔一道板壁,他的声音正经严肃,倒是人模人样。
    她点点头,“那我睡啦。你莫要读太苦,毁眼睛。”
    细缝里的光线又强了些,听他笑着回:“我的屋里亮如白昼。”
    她改口,换了个劝诫的方向:“熬通宵毁身子。”
    “我身强体壮,通宵做什么都不累的。”
    罗敷“嗯”一声。该劝的都劝到了。又不是她亲儿子,她才不过分管束呢。
    -----------------
    不过第二日,看他出门,眼角爬了红血丝,还是有些心疼,嗔怪:“昨晚真通宵读书了?也不知道累。”
    王放满不在乎地笑笑,“那五百斤简牍,我争取先都过过眼,然后再送人。”
    两人驾车离开客舍,旧地重游。罗敷按照约定在车里等他,眼看他的身影走在村中小路上,被一片凸起的小山坡挡住消失,过了一会儿,又失而复得。
    王放整整衣冠,赶走了脚边一条狗,郑而重之地迈进了卫家废宅的一角。
    ……
    大户人家礼敬先祖。宅院中必有祠堂,而且祠堂大多建得高大规整,朝向通风良好,以便让祖宗们来得顺利,去得舒服。
    而当大宅破败,院子里住满了无关乡民的时候,能抢占祠堂的那一家,也必定是有些势力名望的。
    王放心中有数,找出曾经的大祠堂,只见大门半敞,门口还贴着过年的旧桃符,果然已成为单独的人家。门内机杼声声,想必有妇人正在劳动。
    他咳嗽一声,轻轻敲敲门。
    马上有个小丫头前来开门,怯生生问:“你是……”
    王放见是小丫头,略微放心。他觉得自己擅长对付老幼妇孺。若是出来个满脸横肉的壮士,他未必敢开口。
    他亲切一笑,“唔,这个……在下是来此游历的外乡人。听说贵处……”
    他刚开了个头,那小丫头却一扭身,跑进院子里了。倒也没关门。叭叭叭的脚步声瞬间远去。
    王放思忖,难道自己笑的姿势不对,吓着人家了?
    刚觉得不太可能,听得里面小丫头大声喧哗,叫道:“阿翁阿婆,那个收简牍的奸商来啦!”
    王放无端被打成“奸商”,甚为气苦,蹲在墙角生闷气。
    过不多时,一对老年夫妻循声而来。那丈夫有点跛,一手拄拐,让妻子搀扶着,仍旧坚持不懈,一步一拐的走来。
    王放十分感动,连忙站起来作揖:“阿翁阿婆,小子是……”
    那老翁丝毫不买他的笑脸。竖起眉毛,一声打断:“昨日派人收我家简牍的,就是你?”
    王放仍然赔笑:“正是在下。阿翁是……本村父老?”
    “父老”是村中的头面人,一般由年高德勋者担任,负责维护本村风貌,协助管理农事和家常。
    老翁点点头,拐杖点地,喝道:“你从实招来,要我家简牍有何用?要我全村的简牍,又有何用?”
    一个字比一个字音量大,说到最后,简直振聋发聩。那老婆子眯缝着一双眼,眼中似有杀气,瞪着王放。眼里只一个字:说!
    王放笑道:“不才是爱书之人,听闻此处有旧书,买来读读,不犯法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