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香-第3/6页



    罗敷心领神会,朝他抛去一个浅浅的笑。低头,将这句话又读几遍,继续念:“……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读到困难的时候,王放总会及时接话,要么解说,要么纠正,指引着她,慢慢把这一首读完了。

    就像以往的“夜课”一样。只不过并非面对面,也不是肩并肩。两人相距数尺,远远一看,似乎是在各读各书,偶尔交换一两句话罢了。

    店家在外面柜台忙忙碌碌,一点也没注意到角落里这两个客人。也没注意到,那里的空气似乎都开始泛甜味。

    ----------------

    但这点静好的光阴没持续太久。天色渐暗,院门传来一阵喧嚣。

    龚节带着手底下天水兵,一**的回到客店。

    每个人肩挑手提,一篮子一篮子的,全是乌黑老旧的简牍,散发着各种各样的气味腐朽味,烟火味,漆味,泥味,饭馊味,甚至茅厕臭味整个店堂里,仿佛一下子挤了百八十间民房。

    王放喜上眉梢,放下书和茶,迎上去,指挥:“别堆正当中,放边上放边上!”

    那店家一下子不高兴了,“客人这是做什么!”

    王放朝他一笑:“不是包了你的店嘛!老丈放心,我们只住三日就走,走时一定都给你清理干净,再熏上半日的香。香钱我出。”

    一边说,一边蹲下身,检查这一篮篮的简牍但见材质杂驳,有青竹,有红柳,有胡杨,有松木;有些还勉强能看出书卷的模样,而有些,串连的韦编都已断了大半,一片片简牍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能脱队而出。

    真不愧是古旧的孤本。他随意拣出几卷看,竟有好些文字,自己从没见过,也不识得出处。

    他心里暗叹一声。那个小毛头农夫,果然有些眼光。

    罗敷也好奇,用布垫着,捡出几卷干净的简牍,展开来一看,顿时觉得自己又成文盲了。

    她抬头,问:“收了多少?”

    龚节朝她施礼,汇报:“一共八十五斤。只多不少。”

    罗敷“嗯”一声。比他想象得少。

    笑道:“你们可得抓紧。照这个速度,三日可收不出五百斤呢。”

    龚节却面露难色,跟身后的伙伴们相互看看。

    王放还沉浸在简牍里,如饥似渴的一片片读。罗敷站起来,问:“怎么了?遇到什么难处了?”

    一群卫兵小伙子,这才七嘴八舌地说:“夫人不知,就收这八十多斤,也费了我们老劲!我看明日便没人卖了!夫人还是跟王公子商量商量,这五百斤的差事,能不能……通融通融?”

    都是二三十岁小伙子,人人一身健旺的火气。气沉丹田的这么一嚷嚷,客店的房顶都快掀翻了。

    罗敷吃惊,问:“怎么了?”

    去村民家里收个废旧简牍,如何还有困难了?

    “是不是你们拿着刀剑,吓着人家了?”

    龚节苦笑摇头,这才告诉她原因。

    ……

    他们分成几个小队,按照罗敷和王放的吩咐,一家家敲门进户,十分礼貌地提出收购简牍的请求。开始还一切顺利。

    村民们住进了卫氏废宅,里面的大量藏书,对于他们来说毫无用处,拿来砌墙,不够结实;拿来做家具,不够漂亮;拿来当柴火,也烧不太旺。最普遍的用途,便是丢进厕所,当厕筹了。

    眼下居然有人花钱收购,乡亲们十分高兴,如同天上掉馅饼,十分积极地把自己家里的简牍翻出来,该拆的拆,该卸的卸。龚节他们按照罗敷的叮嘱,都给予村民们相应的补偿,不让老乡吃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