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父债-第5/6页
钱媪意兴阑珊,舔了舔自己嘴角,“他说,毁了可惜,抢出来这么一件,是我奉圣命,给这两位外乡人织的,丢在箱子最底下,倒还没烧唉,不巧,偏偏是个丑的。”
罗敷明白了。皇家锦署里存着多少不传之秘,倘若一把火烧光,怕是再过几百年,人们也无法恢复那里面所有织物的品种。
她忽然忆起了白水营里,东海先生那间卧室那些零七八碎的书本和笔记。如此博学好奇的一位老先生,眼睁睁目睹锦署中的所有秘密化为灰烬,怎会不觉得可惜?
于是抢出了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一幅花本,并且妥善保存,居为奇物,成为他诸多收藏中的一部分。
可是……洛阳大火之后,他又去哪儿了?
瞟一眼张良白起。他俩只顾跟着老夫人伤春悲秋,并未听到钱媪评价那花本“丑”,当然,也更不关心东海先生的去向。
钱媪还在擦眼泪。王放递过去一张帕子。
老人家的思绪飘忽,并不在意身边两人的急切问话。
她慢慢回忆着:“我当时哭啊……哭得那个伤心……你家先生就安慰我,让我去邯郸避难。我没答应。我想去寻我男人,他在北方当兵,虽然我不知他是死是活……我想起我男人,就又哭,还要跳河,还是阿昭拉住的我……唉,现在想来,我也是傻……”
罗敷和王放同时叫道:“阿昭?……”
张良眨眼,像蜜蜂见了花儿,含笑问:“是一位年轻女郎?”
钱媪点头,“一起逃难的。唉,本是个体面的女郎,可也没比别人少狼狈多少。原本带了个小丫鬟,可惜丫鬟惊吓过甚,沿途也死了。当时她新寡,一身白孝都脏成灰的,也不肯脱下来……是了,我想起来,她向岸边的渔民讨锅做饭……”
老人唠唠叨叨的,又回忆起诸多琐碎来。
王放目光呆滞,手指拨弄,玩着火盆里的凉炭灰。
心里反反复复的,只一个哭笑不得的念头。
新……寡?
阿父痴迷上了一个小寡妇?
他以为自己放纵不羁,算是青出于蓝了,孰料跟那个老狂士一比,还是自愧弗如、甘拜下风。
罗敷跟东海先生没什么亲缘情分,此时忍不住勾起一个浅浅的笑,朝王放斜一斜眼。
依旧耐心问道:“……那个阿昭,想来是读书识礼的贵女了?”
钱媪道:“是啊!她和你家先生,倒是时时有的聊。聊的什么,我也听不懂。你家先生说,洛阳不能待了,他得回家,家在……”
钱媪忽然记忆断片儿,愣神一刻,忽然又看到脚下垂着一匹吹絮纶。
“是了,在邯郸!问阿昭愿不愿跟去。”
罗敷掩口而笑,评论道:“阿昭定然不肯。”
一个新寡的小寡妇,又是高门贵女,谁会随随便便的答应陌生男人的邀约,去她家做客?东海先生也真随性。
再说,没听说过白水营里有叫阿昭的女郎。
钱媪抚摸眼角皱纹,似乎是笑了一笑:“阿昭说她要回娘家。王先生倒是好人,见女郎孤苦伶仃的,便提出送人家回去。他还问我需不需要送。我这把老骨头啊,那时候就落下风湿的病根,实在走不动了。王先生便找户农家,请他们照料我,照料了两个月,我才康复……”
钱媪絮絮叨叨了一阵子,总算下个结论:“唉,也不知那位王先生最后去哪儿了,还活着没。虽然他欠着我钱,倒也算个好人。老天保佑他平平安安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