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光天-第3/6页
    
    各处都贴了招工告示:卖力气的、会写字的、纺织的、打铁的、做饭的、甚至掏茅厕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是城里急缺的人才。
    可惜这些告示没什么人响应。洛阳已是死城,在哪儿讨生活不好,非得来这里受罪?
    王放十分“孝顺”,事事都要和车里的主母商量:“……那个,阿姑,咱们是长住,还是短居?”
    胖婶听夫人的。眇翁不发表意见。十九郎自然也听“继母”的。这叫上下尊卑有序。
    罗敷其实没有太多主意。但她想着,要寻到那锦帕的来历,也许并非一日之功。万一在洛阳城寻到了东海先生,也需要一个像样的落脚地。
    于是她提议:“先……至少两个月吧。把这个冬天过完。要往别处去时,也等开春暖和了再说。”
    话说回来,她想不出,洛阳以后,自己还会往何处去两眼一抹黑,走一步看一步吧。
    话刚说完,又想起什么,忙问:“咱们钱够吗?”
    王放嗤笑,悄声说:“阿姊放心。总归饿不着你。”
    罗敷微一脸红。她于财政数字方面并不太精,也只能信了。
    王放很快看好了一座小小的空院落。就坐落在东市街畔的里坊内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是个热闹的市场。但眼下不过官民杂居的一隅聚落罢了。
    那院子的主人是个小官,在洛阳大火后下落不明。眼下院子收归公有,由一个老眼昏花的吏员负责照管。
    王放下了车,先说明身份来意,问两句,便问出了价格:卖价五万钱,不还价,另免一年的户赋。
    罗敷跟着下车,将那小院子里外看了一通,感叹:“比邯郸还便宜!”
    不过是五六亩良田的价钱,就能在帝都买一座两进的体面院子,中间还有一株大枣树!
    放在一年前,她在舅母家采桑纺织的时候,五万钱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能让舅母把自己拱手送给方琼,买断一辈子。
    但她现在眼界高了。白水营人口多,纵然俭省,各种支出也动辄上万。过去几个月里,她为了锻炼识字,常常管万富借账本看。看得多了,对大数字也就习惯了。
    可是……
    原本他们可以买房不眨眼,但被平乐县丞“没收”了大量的现钱之后,也不得不多考虑一下。
    王放赔笑:“那个……租吗?”
    老吏翻白眼:“没钱就自己盖去。”
    王放不跟他多浪费时间,一拽马缰,“阿姑,咱们去找别处。”
    老吏冷笑:“别处也都一样!只卖不租,私自租房要问罪的,驿馆也不留庶民,你们问了也白问!”
    胖婶急了,一叉腰,“你这老丈不讲道理,是看不起我们外地人怎地?人家别处的空房都可卖可租好商量,怎么你偏要那五万整钱,做什么呢?我们就算是租了,也能顺便帮你打扫收拾,不省了你每日看护的工夫?还私自租房要问罪,这是哪年的律法?大不了……”
    罗敷连忙也跳下车,拍拍胖婶肩膀,轻声说:“别急。”
    胖婶非要把后面一句说完:“……大不了咱们不住洛阳,左近寻个村镇,照样落脚!”
    罗敷赶紧说:“那怎么行!早一日安顿下来,早一日寻到夫君,我们也……嗯,早一日安心呀。”
    人生地不熟,可不能像在邯郸似的,动不动就咄咄逼人。她秦罗敷虽然有一张厉害小嘴,可也知道挑时间场合。
    胖婶点点头,眼泛泪光看着她,暗自感慨,夫人真是情深义重啊,事事以主公为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