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03 金童玉女(2)
    
    艾德加的演出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就是所谓的压轴。对于企业家的业余表演,他报以礼貌的微笑和礼节性的掌声。而那几个靠跑场子混饭吃的所谓专业人士的表演他听到的只有浓浓的商业味道。让他感到吃惊的是一个女翻译家的钢琴演奏。她演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乐曲《云》。从专业角度来讲,她的演奏技艺不算高超,有些踏板的用法似乎过于随意。他确定她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她的表现力简直让他这个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人感到汗颜。他从她制造的音色和节奏中听到了各种质感的云和那个追逐云的女孩的歌唱,叹息,怅惘和希望。当琴声在一片夕阳彩云的和声中消失的时候,他用热情的掌声对那个优雅的女士报以由衷的祝贺。更让他感动的是那个丈夫的神秘礼物。他提前一年筹备出版了妻子的诗集,作为他们十五年水晶婚纪念日礼物。妻子送给他一个深深的吻,然后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一几句话。丈夫激动地搂住了妻子,留下了眼泪。艾德加对妻子的那句话充满了好奇,在他上台之前还在排除最不可能的答案。
    他为这个聚会准备了两首曲子,巴赫的《第一大提琴组曲》中的“前奏曲”和中国乐曲《牧歌》。巴赫的那首耳熟能详的曲子如潮涌,如倾诉,缠绵悱恻,令人沉思。这是他的固定练习曲,也是他放空心绪的良药。而《牧歌》是妈妈最喜欢的乐曲。妈妈说他模拟马头琴的音色而加入的那段长调让她想到了辽阔的蒙古草原。
    艾德加不算是艺术天才,因此他最终决定放弃南方一家商业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的工作,选择了从商。他自己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妈妈和弟妹都为他感到惋惜。而且,他为此还付出了更大了代价。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惜放弃了一段婚姻。他已经有至少三年多没有看到女儿了。他承认,他的选择对于女儿来说是自私的,残忍的。但站在他个人的生活的角度,他并不觉得失败。他现在有经营不错的生意和一个漂亮的老婆。
    两首曲子拉完,一共不到十分钟。现场反响强烈。主持人和听众用热烈的掌声请他翻唱加演。他感觉很得意,又有些慌乱。一刹那,他在脑子中过滤了一串曲目和作曲家——《天鹅》,《梁祝》,《彩云追月》,《冥想曲》,巴赫,贾契尼,鲍克里尼,舒曼,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能够上手的小品在这种场合似乎都拿不出手。这是他给自己定的标准。要出手就要有点专业精神。然而,要拉专业的曲子,除了那首好久没有演奏的毕业作品,其它的他真没有把握。他有些为难地说:“我可能需要钢琴伴奏。”
    他期望用这句话为自己找个借口,好下台。没想到刚才的女诗人站起身,笑吟吟地走到他跟前问他:“艾德加,我会的大提琴协奏曲不多。最熟的是门德尔松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艾德加眼睛一亮。我的天哪!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巧的事情。这不就是他的那首魂牵梦绕的毕业作品吗?而且这首曲子太适合这个场合了。他想对女诗人说谢谢,却没听清她的名字。正犹豫间,听她亲切地说:
    “小娴,叫我小娴。”
    艾德加突然感慨万千。他发自内心地羡慕小娴的丈夫。这是个多么出色的女人呀!他太幸运了!他不禁朝小娴的丈夫看去。那个高大俊朗的男人朝他们鼓励地笑着,让人感到了麦收时节田野的芬芳。
    他们相视一笑,一起奏响了第一个音符。艾德加从没想到他对这首曲子的印象竟然如此深刻。他甚至在没有跟小娴商量的情况下,擅自加入了一段华彩,那个他躺在黑暗中,在空气中演练了无数次的片段。而他在结束华彩之后,朝小娴微微一点头,她竟然丝毫不差地重新加入协奏。对于艾德加来说,这是他二十多年来演奏得最好的一个版本。他完全没有去考虑音符,节奏,情绪,一切都像是从他的弓弦和手指间自然而然地流出。而小娴的演奏如同行云流水,情绪饱满。他们时而一问一答,时而相互映衬,就像他们已经在一起练习过上百次一般默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