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换了人间(一)-第2/3页
饶阳一带至少聚集了超过八万唐军,附近的三个郡内有五万唐军,一旦情况危急,随时都能抵达驰援。
整整十三万战卒,对外号称二十万。
可叛军的主力并不比十三万少,更何况他们还是实打实没有半点水分的精锐。
而颜季明的信,或许也证明了这一点。
叛军现在主攻的方向,
是河北!
颜真卿依旧保持着镇定,他深呼出一口气,道: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人,本官要议事。”
风声依旧萧瑟,但已经没有了冬日的寒冷,带着点早春的温暖气息。
三月。
马蹄声猛然响起,一队骑兵策马飞奔过田野,闲坐在田埂上的两名老人最近已经见惯了大军过境,但还是因此摇了摇头。
“这是第几次了?”
一个老人问道。
他的同伴只是摇了摇头。
“年岁不好哟。”
田埂里空荡荡的,连种子和秧苗都没有。
但他们已经算是日子还不错的人了。
饶阳一带的战事猛然激烈了许多,城池陷落,士卒战死沙场,百姓流离失所,大规模的流民形成浪潮,开始向目前仍旧和平的北方涌去。
颜真卿是君子,这是所有见过他的那些人的共识。
但他并不是完人。
他对当下的情形毫无准备,手下的大半官吏和将军们都赞成放弃一些城池和流民,采取保守的策略,依靠城墙阻挡叛军。
李光弼尚未到来,颜真卿就被迫选择了唐军的下一步策略。
十三万唐军得面对在数个方向发起进攻的叛军,后者毫无忌惮,每攻下一处便随意纵兵劫掠,借此补充钱粮。
没过多久,流民就拖垮了一些地方的官军。
叛军死伤惨重,但官军所付出的代价,则是大面积的土地荒废、人口流失,以及钱粮的严重短缺。
“求援吧。”
颜真卿缓缓看了一圈底下的官吏,脸上,有些无奈。
若是唐军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倒是可以坚守住信都郡,但颜真卿在最后一刻,选择了撤军,同时开始传檄四方,向河东寻求援军。
他保住了至少上万士卒的性命,但信都郡因此而彻底沦陷。
倒不是颜真卿和众人商定的策略有多大的的漏洞,导致给了叛军机会。
后者根本就是不计代价不计伤亡地猛攻。
一个建制的兵马打崩了,那就再派更多兵马压上。
这样一来,就算是士气不错的唐军,面对敌军疯狂的冲击,最后也会渐渐溃散。
“叛贼目前主攻方向,必然是河北。”
录事参军李择交站出来,恳请道:
“请招讨使给末将三千人,既然叛贼有意往前进攻,那末将就去断他的后路,让他们彻底困死在河北。”
叛贼主攻的方向,真的是河北吗?
颜真卿知道当下形式如此。
但不知为何,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还是......等李将军过来再说吧,先传令各处,严加防守,让兵马在城池中修整,一旦有城池遇袭,便以掎角之势互相援救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