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家万里戍-第2/2页
“军爷,小的刚进营,是队里的伙头兵,来领东西。”萧瑶一边赔笑道一边捡起刚刚慌乱中被军需官丢到一旁的刀鞘给递了上去。
“以后做事别鬼鬼祟祟的,小心一刀劈了你!”
军需官说完指了指一旁的兵器架子,“诺,自已挑把称手的,挑完赶紧走,别打扰大爷我休息!”
“不是大哥,就一把兵器,盔甲被褥那些呢?”萧瑶疑惑的问道。
军需官转过头来瞟了萧瑶一眼,像是在看傻子似的,“谁招来你这么个傻子!有把兵器不错了!要不是贾副帅有令在先,依我看,你小子只配去背锅!”
萧瑶从他的话中听出来一个信息,贾副帅!这是宋朝无疑,可这伙士兵军纪涣散,军容不整,明显是哪个地方的义军,宋朝义军里面二把手姓贾的,萧瑶脑子里灵光一现,赶忙问道:“敢问大哥刚刚口中说的可是贾瑞贾副帅?”
军需官不耐烦的回答道:“你小子莫不是活腻歪了,贾副帅的名号也是你个烧火做饭的能直呼的!”
萧瑶忙不迭的点头道:“是是是!小的错了,小的只是敬仰贾副帅已久,早就听说贾副帅算无遗策,刚刚小的一激动不小心说错了话,大人您体谅!”
“小的再叨扰大人一下,不知咱们军中可有个掌书记叫辛弃疾?”
“你小子少他娘在这儿攀关系,什么弃疾去病的,再敢多嘴,大爷我两刀劈了你!”
那位军需官也懒得墨迹,扭过头去抱着他那把大刀继续睡觉了,萧瑶也不在意,从兵器架上挑了一杆长矛便回去了,义军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统一使用制式兵器,五花八门挑自己用着顺手的来,萧瑶当然不会使长矛,只是把所有兵器挨个掂量了个遍,就这杆长矛最是轻巧,真要打起仗来,扛着好跑,不对啊!我干嘛还要扛着兵器跑!
夜晚,躺在十几个大汉身边的萧瑶嫌弃的将被子掀到一旁,此起彼伏的鼾声扰乱了他思绪,苏轼去世是1101年8月,他欠的那顿酒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还不上了!耿京起义1161年,也就是宋绍兴三十一年,辛弃疾现在应该还在四风闸,就是不知道多久才能见到他,这鬼地方萧瑶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月明星稀,萧瑶实在是忍受不了脚丫子味,便从炕上穿衣爬了起来,夜里的风带有一丝凉意,在乌台关久了都忘记如今时令了,萧瑶随即自嘲道:“瞧我这记性,这都过去多少年多少代了!”
绍兴三十一年呐!二十多年前,刚刚取得朱仙镇大捷的岳元帅,一日之内十二道金牌敕令他班师回朝。
这时岳将军方才恍然大悟,阻碍他尽忠报国,收复山河的,不只是敌人,还有庸碌的朝庭和怯懦的人心。
白首为功名!可笑!可笑!
时值中年却饱经沧桑的岳元帅那时是何等无奈,失望,悲愤!不知他有没有遥望京城哀叹,不知那声哀叹,有没有被千里之外山东济南城内,正一口一口吃奶的辛弃疾感受到,他有哇哇大哭吗?
……
萧瑶看着一队队值守士兵从身旁经过,一簇簇火把在这漆黑的夜色中显得黯淡且微不足道,这些人不过都是些寻常百姓罢了!
不禁心底生出一股子感慨,开口吟道:“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赋重无余饷,边荒不种田。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
“说的好!”突然,背后有人爽朗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