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长干女唱平辽曲 (二)-第2/3页



    其他次要头目和普通后金兵的家属则区别对待,毛文龙一路过来已经和沈飞说过想法,初步考虑前面朝鲜国也被后金攻击,屠杀劫掠破坏过一番,损失不少人口。打算把这些人发配至朝鲜定居,由朝鲜看管,算是对朝鲜的补偿。

    沈阳城里的房屋,能找回原主的尽量找回来,找不回来的,等内地移民过来,吸引富商前来定居时也用得着。沈阳城外除了少数建虏头目所有的庄园田地以外,大片土地都是荒芜萧条的状态。现在辽东其实还处于灾荒状态中,建虏的粮食不能自给。

    不过辽东饥荒也不全是因为天灾,主要原因还是辽东大量辽民被屠杀以前逃亡而导致田地抛荒,没人耕作。东江军里就有大量本来是辽民逃亡而来的人。现在收复了辽东,恐怕有大少东江军士兵和家属又想回到故土,退伍重新做回辽民。这不仅是他们的愿望,也是尽快恢复辽东生气的需要。

    毛文龙估计东江军目前的十五万大军,能留下五万人就不错了。五万人也确实足够了,这五万军肯定是身经百战,经过无数磨砺又有当兵意愿的精锐职业军人,个个都是骨干。如果真一了要对付日本时,有这些骨干为基础迅速扩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辽东恢复和来状态,组织移民恢复秩序,地方上需要大量文官。正好有大批文官发配到了东江镇。这些人虽然思想上迂腐,性情却多是清廉刚正。他们反对朝廷多征税收,辽东重新恢复,灾荒又还没过去,几年之内也不会征税,正好让他们治理地方,可以大大加快重建恢复的速度。

    而且这些文官都是学问精深,由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也可以洗涤一下被建虏污染的风气,不出十年,辽东又可以成为人口繁多,文明昌盛的地区。

    毛文龙和沈飞边说边走,到了南面保安城楼门上,看到下面有不少衣衫褴褛的剃头辽民,经过护城河走进保安门里,正好驻守这个门的游击陈希顺上城楼来拜见,毛文龙问他这些人都是幸存辽民吗,要防备其中有建虏余孽奸细作乱。

    陈希顺回答这些人多是辽地汉民幸存者,有不少是在建虏头目庄田里为奴的,听说建虏被灭,这才一起要进沈阳城。有些是想乘机在沈阳城里定居,有些是专门看来建虏下场,看建虏是怎么被押解游街的。至于奸细,他们早就已经仔细辨别过了,一要会说汉语,二建虏头扁,汉人头圆。

    两个人说话间,城楼下有人抬头看见了两人,有人大叫“那莫非就是毛帅”,毛文龙身材高大,形象威严,头发微白,在辽东汉民中传说已久。那人见到城楼上气势不凡的人,就猜是毛文龙,就当场大喊了起来,所有城里城外的汉民一起跟着抬头看了过来。

    陈希顺大声向辽民介绍城上的正是平虏平毛都督,城下的一众百姓听说后非常激动,许多人含泪下跪磕头,高声感谢毛帅为辽民除了大害,报了大仇,他们会日夜焚香礼拜,为毛帅祷告延寿。毛文龙也非常感动让百姓起来,说应该感谢朝廷和圣上。百姓们又都齐声高喊圣上圣明,能支持毛帅,他们今天才能重见天日,又见到汉官威仪。城楼周围上下的东江将士见到这种庆祝胜利的场面,也全都非常激动。

    第二天,正是押解建虏各大头目上路进京的时候,汉民都涌出来在沈阳南北大街两边观看。街道正中有五十多辆囚车列成长队慢慢行进。为首的当然就是皇太极,后面依次是代善、济尔哈朗、豪格、岳托、萨哈璘等重要头目,还有其他的甲喇额真以前大小汉奸,还有一些建虏头止的家属女犯。

    辽民们看到这种场面,神情复杂,有的高兴,有的悲伤,还有的愤怒。高兴的是这些欺压残害他们十多年的建虏,今天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悲伤的是已经有超过百万的辽民惨死,许多人还是英勇抵抗而死,无法看到今天的胜利情形。愤怒的是看见这些建虏头目,又回想起了这些年建虏对辽民的疯狂屠杀摧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