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辽东决战 (二)-第2/3页
这个济尔哈朗如果是真投降,心里肯定还有些挣扎犹豫。对毛文龙提出的苛刻条件,肯定不会痛快答应。还会派人来交涉讨价还价,保全他的颜面。如果是假投降,那肯定是皇太极授意他干的,这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为了骗取信任,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陈继盛担心就怕他本来是真投降,逼得太紧了,反而改了投降的主意。毛文龙说那就让他改主意,如今大明消灭建虏已经成了必然趋势,也不缺他是否投降。有些事情宁可做的时候多费一些功夫,彻底一些,也比留下隐患以后再爆发出来好。
第二天一早,济尔哈朗派出的使者来到军营里传话,答应了毛文龙提出的条件,跪下说他们的贝勒会听毛爷吩咐,亲自来营中请罪投降。济尔哈朗投降以后,甘愿充当人质,带着东江官兵去接管抚顺城和其中的后金兵。毛文龙听说以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陈继盛,知道毛文龙试探意图的陈继盛自然会意,点了点头表示会提高警惕。毛文龙回复后金使者说那就让济尔哈朗快来。
十天以后,济尔哈朗在十多个随从的陪同下,骑马来到散羊峪堡南边两里处,毛文龙率领的前路大军已经行进到这里驻扎。济尔哈朗把上衣脱掉,赤着上身,背负荆条,来到毛文龙的大帐前,扑通一声跪下。这大概是听了哪个汉人包衣的建议,学了个“负荆请罪”的样子,毛文龙既然叫他请罪,干脆就做了个彻底。
毛文龙传命令让他进帐,济尔哈朗姿态摆得极低,膝行前进,一直到距离毛文龙座位前十步的地方才停下,嘴里用鞑语说了两句话。东江镇将领大多数都精通鞑语,最不济也能听懂几句,沈飞第三次来辽东,也早就刷了语言技能。知道济尔哈朗的大意是表示他已经和皇太极决裂,现在真心归顺大明,为自己过去所犯罪恶痛悔,愿意将功赎罪云云。
毛文龙饶有兴趣地看着济尔哈朗的样子,旁边的将领沈世魁、陈继盛、易承惠看向济尔哈朗的眼神则大多充满怀疑和厌恶,济尔哈朗只和他们对视了一小会儿就低下了头去。毛文龙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了济尔哈朗身后,把他背上的荆条抽了出来狠狠一荆条打在了济尔哈朗背上,济尔哈朗猝不及防之下,疼得大叫了一声。似乎大出他的意料,从汉人包衣那里了解的“负荆请罪”的流程似乎不是这样的。
毛文龙一连狠狠抽打了二十下,后面的十九下济尔哈朗都冒着冷汗咬牙硬挺着没有出声,背上被抽得血肉模糊。转身回到座位上,毛文龙嘲笑“这鞑子还挺耐打的”,除了陈继盛以外的几个将领都大笑了起来。毛文龙忽然问济尔哈朗,看他咬牙切齿的样子,莫非对抽打他很不满意吗?
济尔哈朗只能低声下气一回答“玛法打我正是爱我,我在金国作了许多恶,杀害好多汉人百姓,我知道东江的将官士兵肯定恨我。玛法为我着想,这样打我让官兵出出来气泄愤。我痛得难熬才咬牙切齿,心中其实是感激玛法对我的爱护。我是真心归降大明,要在大明这边长久安生的。玛法打得越狠,我越是安心”。
几个将领和营帐中的卫士见这个后金头目挨了一顿痛打,居然还说出这么低声下气的话来,神情都有些古怪。都知道济尔哈朗说的“玛法”就是鞑语里爷爷或者老爷的意思,以前皇太极派使者来东江送礼送书信求和,也都尊称“玛法”,这副低声下气的样子是惯用手法,就是奴尔哈赤当年在李成梁面前也是这副德性。
对后金深有了解的人当然不会因为这副姿态而迷惑上当,不过这出投降的戏还是要继续看下去的,顺水推舟,看看建虏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样。毛文龙点了点头对济尔哈朗说,他这么说看起来是真心投降,等灭了黑还(皇太极),将来或许还可以让他在建州卫当个指挥使。当然明白这种空头支票济尔哈朗不会相信,但是这个表态起码可以稳住他了。济尔哈朗也装个样子跪倒说了一句“多谢玛法栽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