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土地问题-第3/3页



 汪汝淳说有些地方田主连田在哪里都不知道,收入多少只能看佃户心情。名义上有田的田主,有时候收不到田租,还要交纳赋税丁税,当然叫苦连天。因此许多时候,有田还不如没田省心,这才是商人不愿意多买田产的原因。

 崇祯又说这会不会是汪汝淳个人的见闻,李之藻又说不是,他查阅过嘉靖时的《徽州府志》记载商贾虽余赀多,不置田业,至于如今的江南,巨富之家往往靠经商获利,许多富家只有田几百亩,有田千亩不超过富家四成,至于有田超过万亩的少之又少。隆庆时李豫亨曾经《推篷寤语》中说:有田而富者,要按亩交税当差,无田而富者,既无输官,也无差遣。故此有田而富远不如无田而富者自在。

 崇祯又问罗雅谷欧洲各国富商买地多不多,罗雅谷说欧洲各国富商有钱后最喜欢买地,欧洲各国和明朝不一样,土地不只是财产,也代表权力和名望,许多商人设法购买土地,就可以由此获得贵族爵位,他们购买的庄园成为领地,可以任意处置农奴,而在明朝,土地只是财产。

 明朝富豪怕有太多土地,不容易收租。欧洲的富商则没有这个顾虑。领主对农奴有绝对的权威,如果农奴敢反抗,基本上没有活路。就算去向更大的贵族或国王申述,也不可能支持农奴。许多意大利商人买到庄园和贵族头衔后,根本不必自己经营,保留原来的管事和仆役,自然就可以把农奴管得服服贴贴,每年获得大笔收益。

 在旁边一直静静听着的沈飞觉得有些好笑,崇祯今天大概是想询问一下土地问题和设想解决的办法,不过中国和欧洲土地问题的真实情形和他原本的认知差异太大,在询问中好几个次暴露出了自己这方面的无知,还在罗雅谷面前出了洋相,却还没有达到目的,吃了个瘪,恐怕还是第一感觉到穿越者不如土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