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连场大战-第2/3页



    李天经、薛凤祚这些明朝本土天文学者都已经调入了编写工作组,成为了格理院翰林学士,天文学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一大截,只是王锡阐还是一个儿童,没有成长起来。揭暄也是朝廷的暗中牵线之下已经成了方以智的学生,同时在国子监军校学习军事,按照历史上他涉猎的专业已经全面培养。

    当然这些发展和沈飞本人关系不大,沈飞还是希望综合更多的医药学高手改进完善自己手里的几张药方,在傅山妻子陷入重病,其他医生久治无效时,沈飞去了一趟出手治愈了他的妻子,之后亮明了身份要求他“转专业”学医,其他的李中梓、汪昂、张璐也提前找了来先学习一段,等他们医术大成就可以交代他们任务了。

    在这三年之中又有一部官方主持著作开始了编写,抽调了全国各地官方和民间大量学者进行,就是中国思想史。原先《宋元学案》黄宗羲只是确定大纲和少量手稿,《明儒学案》只是黄宗羲的个人著作,对于这么重要的思想史著作实在太不像话了。

    而且黄宗羲明显是以心学为主体,前期主要人物陈献章就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中期的王阳明更是心学的门面人物,也最详细。除了列入王阳明本人的《姚江学案》还有江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倾向性也太明显了。

    先秦时纸还没有发明,文献有限,儒学加诸子都算上也没有多少。唐代就整理了儒学经典《五经正义》,主流还宋明理学,从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涉及两宋的濂洛关闽主体理学,加上南方浙东学派永嘉、永康、金华三支,到传承至明代的理气心性四大支流都搜集了原作、找到了传人进行编写。

    沈飞看了一下列出的大纲,比起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理学和气学的比重极大增加了,并且在论述上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极大加强,几乎成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指导理论。这并不奇怪,现在科学院性质的就是翰林院的格理分院,就是以格物穷理名义组建。性理上强调性善论,眼睛可能瞎,耳朵可能聋,可是眼睛耳朵的“性”还是能看到、听到东西。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为恶,但是人性还是向善的。有点类似于“历史唯物主义”比如强调环境的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是把人的行为原因归于个人本身。

    另外建虏余孽总算有了消息了,已经逃到了吐鲁蕃,明朝的哈密卫故地,正处在叶尔羌汗国的统治下。当时叶尔羌汗国的统治者是第二代汗拉失德第九子阿不杜热依的儿子阿不杜拉。

    阿不杜热依木争夺叶尔羌汗国的汗位失败以后,在吐鲁番建立了一个政权,不断壮大实力,征服了天山以北,准格尔盆地以东的许多小汗国。

    天启七年阿不杜热依木去世,他儿子阿不杜拉率兵出征叶尔羌,再次统一了叶尔羌汗国,领土的广大达到了原先东察合台汗国的规模。但是阿不杜拉野心勃勃,并不满足,又出兵伊犁河谷。

    这家伙也是非常点背,他正亲自率领军队在伊犁河谷的巩乃斯草原与准格尔部作战时,阿敏带领一万后金兵正好进入了叶尔羌汗国,知道消息后,趁虚而入,先是奇袭吐鲁番,俘虏了阿仆杜拉的兄弟苏里唐,接着又快速突进塔里木盆地,攻占了叶尔羌。

    当初被阿仆杜拉赶下汗位的穆罕默德乘机和阿敏结盟联姻,招阿敏为女婿,宣布推翻阿卜杜拉的汗位。老巢被抄,后路不稳,后勤断绝,消息传到伊犁河谷时,还在前线交战的阿不杜拉军心动摇,被准格尔部打得大败。回军途中又被阿敏设计埋伏,几乎被全歼,阿卜杜拉自杀身亡。

    到了这一步叶尔羌汗国实际上被阿敏掌控,他通过和原来的叶尔羌汗国贵族联姻的方式,又成了叶尔羌汗国的继承者。一年半以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率领的五千兵力又沿途劫掠了一些蒙古部落和牛羊牲畜赶到了叶尔羌汗国,不过这时阿敏在叶尔羌地位已经稳固,他们是后金败亡以后逃窜出来的,反过来证明阿敏当初说的皇太极把后金带进死地,西逃才能寻求生路的先见之明,自然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仍然奉阿敏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