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张家庄-第2/5页



    李慕心中一软,心道:这女孩是想家了,想起死去的家人了。

    风铃儿又道:“不过雨水太多,蜂蜜不够甜,衣服也很难熏香。”

    李慕心想:这女孩一夜之间,从大小姐变成了江湖人,她之前哪里会想到,有一天要住这样脏乱的客店。

    风铃儿忽然问道:“你在苍溪山,是哪个道观?正一派?归玄派?菩提门?”

    那苍溪山上有七十二峰,除了隐月峰上只有悬剑宫外,其余各峰,门派繁杂,道观寺庙颇多,既有正一派、归玄派这些专一修灵,不问俗事的门派,也有一些做法事、放焰口、求香火的寻常寺庙道观。

    李慕笑道:“我怎么不能是悬剑宫门人?”

    悬剑宫在苍溪山诸门派中乃是翘楚,修为名声都是人人景仰,方才风铃儿问他门派,却偏偏没提悬剑宫。

    风铃儿白了一眼,道:“悬剑宫门人哪有你这样不争气的,你的玄功修为,在悬剑宫只配扫地。”

    她这一番话,臊的李慕脸上一阵发烫。若是自己争气些,玄功高深,大可置之一笑,偏又自己修为浅显,就连本门《拭尘经》也只修到第二层,偏又自己在悬剑宫中,还当真是负责每日扫地。

    李慕实在无言以对,只好低头接着喂马。

    风铃儿嗤的一笑,道:“我说错啦?公孙叔叔说你见识独到,非要让你跟着,你当真见识独到么?”

    李慕讪讪一笑,道:“是公孙先生太抬举我了。”

    风铃儿摇摇头道:“公孙叔叔从没有说错什么,大约你确实有些独到见识,我问你,归根曰静,知常曰明,如何归根,如何知常?”

    李慕心中一动,暗想:这是《拭尘经》的要义。

    这两句正是那晚江濯指点风铃儿之语。风铃儿天资过人,片刻即悟,将自身魂器的“破”字诀练成,但这几日来回琢磨,只觉寥寥数语,当中蕴含无穷真理,若能全部悟透,或可再进一步。

    李慕又犯了难,这《拭尘经》要义没有师尊应允,绝不能传与外人,但那日,师兄江濯正是用此句来点化风铃儿,这算不算是师兄应允过呢?

    他左思右想,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

    风铃儿看他一脸傻气,一翻白眼,道:“别喂了,再喂就要撑死了。”

    双指成嘬,吹了个长哨,那白马本来是在马厩里吃草,一听哨声,疾步奔来,连打响鼻,讨主人夸奖。

    李慕也将马儿牵来,不多时,公孙却三人也来到后院,风铃儿翻身上马,道:“出了县城五十里就是张家庄,一路上都是官道,正好给我的海棠撒欢儿。”

    原来那匹白马叫做海棠。风铃儿一甩马鞭,呼啪一声,海棠马仰蹄长嘶,大步跑出。李慕与公孙先生等人对视一眼,也鞭马出发,紧随其后。

    未即正午,风铃儿马快,早将四人远远甩在身后,李慕等人连连鞭促,终于赶到张家庄。

    风铃儿跃马登上一座小土坡,端坐在马背之上,举手望着前方。李慕等人也纵马上了土坡,公孙却道:

    “姑娘,前面就是张家庄,那里就是张宅。”

    他将手一指,只见这张家庄坐于苍溪山之北,足有七八百顷土地,庄户几千,土地连片,房舍成群,道路阡陌,四通八达,甚是丰饶。

    张宅正在张家庄正中间,于土坡上俯瞰下去,见是一件里里外外七八进的宅院,院内假山楼阁,湖泊岛屿,无不有之。

    公孙却感叹道:“不愧是鸭田县首富,果然气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