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唐刀四制-第2/3页
洛寒风心中一惊,唐拳原来还有这样的秘辛。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问,竟然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连忙编了个由头。
“回将军,曾在夜雨楼见过有人使这拳法。”
王忠嗣听了,细思了一会,才说道:“看来,这夜雨楼确实藏龙卧虎。”
从夜雨楼出来,洛寒风才明白它的可怕之处。他曾经问过王忠嗣,既然知道他们刺杀,为什么不去铲除夜雨楼?
答案居然是四个字,“上面有人”。再往下,王忠嗣却是一句话也不肯多说了。
洛寒风不是傻子,这背后一定还有隐情,只是这事关乎的层级是连王忠嗣也不敢多问的。
所以,夜雨楼到底是什么?出来之后,知道到的越多,洛寒风反而愈发糊涂。
两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气氛有些凝重。
“练刀。”最终还是王忠嗣浑厚的声音打破了僵局,“寒风,你对唐刀知道多少?”
想起刚才唐拳的波折,洛寒风决定还是当个懵懂的少年比较好。
“回将军,不怎么了解。”
得到答案后,王忠嗣将洛寒风带到了一个刀架前,上面有着长短三把刀。
“唐刀在军中有四制,分别有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王忠嗣指着刀架。
“既然是四制,怎么只有三把刀?”洛寒风有些疑惑。
王忠嗣满脸笑意,老师教学生,勤学好问总是让人喜欢的。
“这里没有仪刀。仪刀长约四尺到五尺,刀柄有皇家象征的龙凤环,都是由禁军和千牛卫佩戴,平常主要用于大型仪式,以彰显我大唐的威仪。”
王忠嗣虽在解释仪刀的用处,但提起大唐时,脸上却是难以掩饰的自豪之情。
虽然实际时间隔了千年以上,但洛寒风却深懂这其中的感情。毕竟唐朝对华夏意味着什么,懂的自然都懂。
话语间,王忠嗣已经拿起了一柄短刀,约摸七寸左右。说是刀,其实在洛寒风看来更像是一个匕首。
“这是障刀,从它的长短就可以看出,这是适合近身肉搏的武器。”
洛寒风看着刀身很短的障刀,问道:“这样的刀在战场上真的能用得上?”
王忠嗣笑着说:“战场变化莫测,有备无患。虽然一般确实用不上,但总有些特殊情况需要近身肉搏,那时候长柄武器可就不好使了。而且平时军队在野外行军,障刀可以当做工具使用,也是十分方便。”
洛寒风闻言,不禁连连点头,不得不佩服唐朝军制的健全水平。
等王忠嗣再拿起一柄刀时,洛寒风却是认得,那是王忠嗣那天在高唐观云台之上使的刀。
“这是横刀,刀长两尺三寸,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刀。上到皇宫禁军,下到衙役捕快,都算得上是趁手的武器,也是我最爱的武器。”
王忠嗣边说边拔刀出鞘,“嘡啷”一声,刀光轻闪,寒意逼人。
“且看好了,我这一套唐刀八诀。”
说完,王忠嗣便挥舞起手中的横刀。
刀法如人。
真正接触后,王忠嗣给洛寒风的感觉,是果敢又不失谋略,刚猛又不失纤细。
一柄寒刀在他的手中,刀势缓慢却又痕迹难寻,刀锋大开大合却又总是直指一点。
看似平淡无奇的每一招刀法,融合起来,却如隐含的风雷,随时蓄势待发,又如外冷内热的火山,随时准备喷涌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