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伏头领真当世关公也!-第2/3页
若是他们之间没有先前的仇怨的话,说不得郑飞和李守银二人,会直接成为伏湶的迷弟。
毕竟,他们亲眼看到吴渔奴动刀给伏湶取箭头的全过程,哪怕他们没有亲身经历,但他们也能感同身受到这会有多疼!
他们可不觉得换了他们来动刀取箭头的话,他们能够比伏湶,更能忍受这种疼痛。
“娘子外翁真高人也!自学医术都能培养出娘子这般的神医,伏某佩服!却是不知娘子杏林中人,既有此等医术,缘何会落身渔家?”
在吴渔奴为他包扎头颅手术后的伤口的时候,伏湶不由得对吴渔奴更加好奇。
“说来也是世事难料!早年间,外家耕读传家,并不会医术。后来,家外婆得了重病,遍寻名医,却无医可治其病,最终仙逝。”
“外翁伤心之下,便自学医书,救死扶伤,希望能找到治外婆病的法子,以慰外婆。偏偏,外翁翻遍古籍医书,都未找到治疗外婆病症的法子。他自觉待在家乡,无法提升医术,便带着年幼家母,以行医济世为己任,云游天下。”
“后至楚州,于船上结识了家翁,两人相交莫逆,便做主将家母许给家父了……如今,家中父祖皆以仙逝,只剩奴家和幼弟相依为命……”
吴渔奴说到后来,明显是感怀家中亲人逝世,万分伤心,不由落泪。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娘子莫要伤心,当心伤了身子。”伏湶见此,也是怜惜安慰。
“多谢郎君!奴家感怀父祖,失态了。”吴渔奴反应过来她刚才失态了,连忙在给伏湶包扎好伤口之后,就向伏湶道谢。
她这一番道谢,却是有些煞了风情。
本来,伏湶想借此机会,和吴渔奴亲近一二,若是能问到吴渔奴的名字,试探吴渔奴对他的态度,那显然就更好了。
毕竟,吴渔奴治疗其它的病,暂时不论,就她给伏湶脑子里面取箭头的外科医术,显然同时期都没有什么人,能够比得上她的。
若是伏湶就此放过她这么一个自走的人形保命符,那显然会让伏湶后悔的。
不过,一想到两人才刚刚认识,就算有了刚才吴渔奴医治伏湶的交情在,但伏湶若是直接问吴渔奴的姓名,那也依旧显得唐突。
最终,伏湶暂时选择作罢。
毕竟,直接问吴渔奴名字的话,稍微处理不当,那就有可能会遭到吴渔奴的厌恶。
因为宋代以后,女子的名字开始逐渐私有化,都是以小名、闺名为名,所以妇女的正式名称也开始消失在公众视野,不能对外人宣布,并且她们嫁人之后,也只能称为“某氏”。
后世许多历史上有名的女性人物,在史书中,也都只能查到其姓氏,却查不到其真实名字的原因,便在于此。
可以说,女子保留姓氏,隐去名字,是这个时代中,对于女性的一种庄重。
身份越尊贵的女子,名字越不会被提及。
尤其是贵族女子,她们本来是有自己的名字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要刻意隐去不用,除非生前在户籍、婚书、诰封和宫籍等官方文书,死后刻在墓志铭上,才能记载名字。
而良家女子的名字,也只能用于闺阁称呼,或用于婆家上神位。
只有坊间伎乐女子,以及名妓,她们身份低下,真实名字才会被民间熟知。
当然贵族女子的真实名字,也有被民间熟知的,但也是事出有因的。
比如,后来“靖康之变”用女人抵债的花名册中,随宋徽宗一起入金的二十二位公主,都留下了名字,每人价值一千锭黄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