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第5/7页



    因为不同于个人淘汰赛一局定胜负,团体淘汰赛是每场比赛要打三局,赢一场得2分,先积6分的队伍获胜。

    而每队的3名队员是按顺序轮流发射的,每局每人发射1箭,全队共9支箭,按总环数计两队输赢。

    也就是说每局比赛他们都有三次开场要打。

    袁锰虽然容易被对手影响,但不会每次都在后手发箭,而他的特点恰好是稳定状态下,第一支箭中10环的概率非常高。

    首箭位置需要一个能打10环的人去射全队第一支箭,才能极大的鼓舞士气,也为后面队友奠定良好的成绩基础和心理

    底线。

    虽然温随其实更保险,但关键是末箭位置、三名队员里最后射箭的那个人,在姚闵观察看来非他莫属。

    末箭位置一方面属于在两局之间完成过渡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个位置在决胜局的重要性极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全场比赛的制胜关键所在。

    末箭位置心理稳定性必须要求过硬,在面临首箭、二箭连续失利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发挥命中十环,才能够让整个团队与对手的差距不再拉大,以便后续反败为胜。

    而同时,如果末箭位置在关键箭支做到不手软,即便是顺境中也不会给对手逆转局面的机会,对整个团队来说可以说是核心作用。

    姚闵对温随充分信任,而后来的几场比赛也证实她的判断。

    总体来看,丁言凯的发挥跟前面的袁锰有一定关系,而袁锰是好的时候逆天的好,差的时候惊人的差,起起伏伏像坐过山车一样。

    温随就是这三人小车的平稳后舵。

    用袁锰的话说,他后面几场都一点也不紧张了,不管对手射得怎样。因为他知道就算失误,也还有温随呢。

    这说辞被姚闵狠批了一通,但也间接证实她这个主心骨选得好。

    淮中体校代表队男子团体成功晋级,将在最后一天的决赛里对阵南市体校。

    而温随也将跟许砾在个人决赛里狭路相逢。

    晚饭后,姚闵带着队员在酒店旁的小公园慢走。

    十月底北方渐凉,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起风。

    姚闵提醒大家,“比赛时遇到阵风,及时调瞄准器,不要紧张。”

    温随听她说,同时注意了一下风向,这风似乎不太规律,但好在风速不大。

    一行人转了两圈打道回去,到酒店大堂时远远看到许砾和一个男人站在一起,是许奕成。

    原本从公共区域路过,只当没看到各走各的就好了,可许奕成忽然大步过来。

    他走向的是姚闵,“师姐,好久不见。”

    这打招呼的方式和对席舟那天如出一辙。

    可姚闵却不像席舟,“早就不是你师姐了,你还是叫我一声姚姐吧。”

    当着一群小队员的面,毫不掩饰疏离排斥的意味。

    末了,她又看一眼许砾,颇有意味地问,“还亲自过来指点你侄子”

    “哪里,”许奕成答道,“恰好队里也来集训。”

    许奕成看出姚闵不是很想理他,倒也识趣,讪讪地没再多说。

    可双方正要错身而去,他却忽然瞥见姚闵身边的温随,仿佛刚注意到他一样,顿住脚步。

    “这位同学,我好像见过你”

    “小叔,”许砾主动发话,“他就是温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