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七节 西南-第2/2页





    黄麒麟点了点头。

    毛森又与郭显声握了手,道了声“珍重”。

    .

    到了重庆后,黄麒麟和郭显声向毛人凤报到。毛人凤正是用人之际,见他们两个没有“人质”在台湾的干部能主动前来报到进行帮助,十分高兴。

    黄麒麟主动要求做局内和情报上面的事情,郭显声被指派做起获、捕杀重庆中.共地下党的工作。

    .

    厦门之战,国民党军队有军舰、飞机,解放军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登陆时,才过海沟,又陷泥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凭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只用几天时间便占领了全岛;打破了国民党守将“可固守三到五年”的豪言。

    毛森、汤恩伯逃到了台湾。

    .

    毛人凤并不了解和器重的郭显声却让他眼前一亮。经郭显声审讯的中.共地下党,竟有九名选择了投降,根据叛变人员提供的情报,又抓获了几十名中.共地下党。

    .

    胡宗南是打算退往云南,蒋介石却下令让他率部撤往四川。蒋介石对这个一直信任、放在大西北中.共老巢的爱将,现在也有些不相信了。打得什么仗嘛,是不是通共着?

    等候胡宗南同行动的宋希濂部,已失去了撤往中缅边境的机会。11月初,解放军进军西南,宋部陷入了大包围之中,先失荆门,继而惨败川东,率部向西昌方向逃窜。解放军随后尾追堵截;在12月中宋残部在大渡河沙坪被围。宋希濂见大势所去逃生无望,抽出手枪试图自杀,被其警卫一把抓住;随即被俘。

    .

    在进行的解放战争中,常有国民党军官悲观于大势、或被中.共策反,率部投降之事——也就是中.共方面所宣称的起义。

    蒋介石闻之初始震怒,后来也麻木只剩心痛了。他想起了戴笠——戴笠忠诚无比是一个原因;另有原因便是原先戴笠是帮他策反敌将归顺,而现在则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将领纷纷被策反。

    现在解放军开始进攻他最后的、赖山高水急为天险的大西南,军队中所谓“起义”的就更多了,已达几十万人,是比之前面多了许多——前面各地的起义国民党将领,有的是看大势所趋才为的;而现在大西南的这些将官,有这样的情况,好多是在被解放军包围、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起义”的;情况多样,并非没有一点忠诚,也是尽了力了。

    蒋介石坐不住了,不顾身边将官的劝阻,执意要从台湾飞到重庆,以稳将心、以振军心。儿子蒋经国不放心父亲,也要陪同前往——他不放心并不是担心飞机会受到攻击,这个不会。现在共.产党没有制空权,不要说飞往重庆,便是蒋介石的飞机在全中国已解放的地区飞上一圈,也是没有问题的;他是担心现在大西南地区情况复杂,难保有人会谋杀、或活捉父亲以向共.产党邀功。

    十一月十四日,蒋介石由台北飞往重庆。

    蒋一到重庆,立刻调兵遣将,并主持制定了“保卫大重庆”计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