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节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中.共是将这种利用谈判服务于军事,运用得炉火纯青,怎么能让国民党方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呢。以前国共双方的谈判是“马拉松”式的;这回是要“速战速决”的。
这次中.共方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八条二十四款;四月十三日早上,交与国民党代表之手。
国民党代表们看了协定,不禁大吃一惊、面面相觑。他们是希冀谈出“划江而治”“南北为国”的局面,而这协定不啻于是一纸对国民党的审判宣言、要求国民政府举起双手的投降书。
不说别的,只第一条审判战犯便是难解——之前中.共中央内部所秘密拟定但却有意外传的战犯名单上,包括蒋介石、李宗仁在内的国民党高官基本全部在列。
难不成我们谈判成功,就是为了审判我们?好在后面标有草案,还有商量的余地。
国民党代表赶忙与中.共方磋商,然而所得到的只是中.共方面同意,将里面“反动分子”“战犯”等刺目的字眼加以改动而已,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到十五日晚七时,中.共首席代表将标有《国内和平协定》的文件,交给了张治中。并告诉张治中“这是最后的文本了”。
看上面已无“草案”字样,张治中心里就已明了。他反问:“这也就是‘最后的通谍’,对吗?是不是只允许我们说对,或者不对?”
“是这样!”
张治中无奈地道:“也好,倒也干脆!”
当晚,国共双方代表齐聚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中方首席代表宣布:这个协定是定稿,不能再做任何修改。南京政府同意就签字,如果不同意,二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就要强渡长江!”
中.共方态度如此强硬;又将他们预定的强渡长江直取南京的军事时间都说了,可见其是何等自信。
当夜,国民党代表即商量派人将这《国内和平协定》,一份急送李代总统,一份急送溪口。
李宗仁虽是拿着这不是自己辛苦打得江山搏总统之位,但是看了这协定后,也是觉得苛刻,难以决定。
蒋介石看了送来的文件,掼于桌上,怒道:“文白(张治中)无能,丧权辱国!”
蒋介石一锤定音,否决了协议。
在北平的国民党代表还想尽一尽力,想办法将和谈再顽缠一下,希冀将中.共的进攻再延缓一下。
周恩.来告诉张治中:“我们的军队按制定的计划,已经开始渡江了。”
张治中默然。
周恩.来挽留张治中:“文白,在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了(张学良),今天,我们不能再对不起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
并承诺,在上海的中.共地下党会将张治中的家属安全送来。
张治中已在北平的街头见过那新奇的景象——老百姓扭着秧歌、敲着腰鼓,庆祝北平的解放。可见中.共是如何的得人心。
他留了下来。
.
只三天的时间,气势如虹的中.共解放军便强渡被国民党称为“天险”“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攻下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经营了几十年的首都落在了共.产党之手。
毛泽.东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苍桑。
有人看到的诗中的气势意境;有人看到的是“宜将剩余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而知毛泽.东一追到底、决不罢休的决心。
上海与南京之间的防线,国军在进行最后顽强的抵抗。而处于其后的宁波,因为解放军采取了登陆作战的战术,所以倒在五月中,就陷于难以抵挡的负隅之中。
郭显声是已提前弃公职,以保密局上海方面需要帮助为借口,来到了上海。
他来上海是找黄麒麟。
郭显声已在三月间解放军还未攻打南京前,就将妻子和一对儿女送到了秀秀的浙江兰溪娘家,嘱秀秀粗衣竹钗打扮隐瞒身份,他到时会接她们娘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