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室殿一夫当关



    守在宣室大殿前的正是随曹操入京的楚军大将赵云。他见辛毗率兵赶来,遂挺身绰枪上前,一声厉喝好似当头霹雳,顿时让羽林全军噤若寒蝉,个个原地站定,竟无人再敢上前半步。

    面面相觑之下,幸好辛毗也是小有胆气之人,遂拉起衣襟,露出腰间的银印青绶,佯装恼怒开口叱责:“你可知吾是谁!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吾乃光禄大夫辛毗是也,奉钦命统领禁卫羽林,守卫皇城内外,这大殿按律也归我羽林军管辖。汝等乃楚国公手下,怎么跑来插手我羽林军的事了!你可知扰乱宫中规矩,那可是视同谋反的大罪,是要掉脑袋的!”扣了一顶大帽子后又语气一缓,故作好人道:“念你初来乍到,不知规矩,这次就不治你的罪了,还不速速退下,让出路来!”

    说罢便硬着头皮往殿内闯去。

    这番话看似振振有词,又有银印青绶为证,要是寻常将校说不定当场给哄住了,只可惜赵云早已死忠于刘琦,从来只认楚国公不认汉帝,哪里会把所谓的钦命、印绶放在眼里,口中一言不发,手中亮银枪却单手绰起,枪尖直指辛毗面门,吓得后者当场顿步,并两脚发软,差点摔倒在地,还好有从人及时赶上,一边持盾挡住枪势,一边搀扶住他的身子,这才避免了当场出丑。

    “大胆狂徒,竟敢在宫门内如此放肆、藐视天威,是当我大汉朝没人了吗!”辛毗被逼停在原地,好不容易稳住了身形,却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进退两难,恼羞不已下厉声大喝:“羽林军何在!”

    直接领导的命令又岂能不听,辛毗身后的羽林军得令后也齐齐拔刀上前、列阵作势,殿前的气氛陡然紧张,双方剑拔弩张,枪对枪、箭指箭,眼看就要一触即发,却又保持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尺度,形成了奇怪的沉默对峙。

    然而这里毕竟是在皇城内,闻讯聚集而来的羽林军士兵越来越多,逐渐对守在殿前的楚军已形成了压倒级优势。身边有众多兵卒簇拥,辛毗自觉有了底气,遂面露得色,再次开口谓道:“汝这楚将,还不快快让开道路,莫要逼我动手!”

    主将貌似被围攻,然楚军兵卒们反应冷淡,始终没有上前护主,辛毗身边的羽林军士以为对手是胆怯了,也纷纷上前鼓噪——“滚开,快滚开!”“莫要逼爷爷亲自动手!”

    只是他们却没察觉到,又或是看不懂,在原地列阵不动的楚军将士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屑。

    辛毗看似人多势众,智珠在握,却偏偏算漏了一点,那便是他面前站着的可不是别人,而是蓬莱枪神童渊的关门弟子、吕布之后堪称世间最强战力之一的常山赵子龙。

    这几年赵云随刘琦征战天下,从巴山杀到东海,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哪里会将眼前这点小阵仗放在眼里,原本他的职责只是封锁大殿,然而看不惯辛毗气焰嚣张,遂决定略加惩处。他左右微微窥过,趁一众人等恣意鼓噪之际,突然便闪身上前,弹指间枪挑脚鞭,便已将簇拥在辛毗身边的四五名羽林军将全部打翻在地!这般绝伦的身手,瞬间全场的喧嚣鼓噪都为之一噤。

    反应过来的辛毗还想叫喊,冰冷的枪尖早已顶在他咽喉处,与此同时耳边传来赵云懒懒的声音:“想动手?那我常山赵子龙倒是要领教领教!”

    说起来辛家在颍川虽然算不上汉朝第一流的高门大阀,但在地方上也是响当当的望族世家,与朝中大佬多有结交,各方诸侯也都要给几分薄面,所以在这几十年的兵灾中,尽管颍川郡内战事不断,辛家家族内部却始终没有太受冲击,这也让作为辛家年轻才俊的辛毗缺乏对乱世生存法则的清醒认识。

    再者辛毗向来自诩无论是智谋还是资貌,都是比兄长要高明上半筹的,而其兄辛评在去河北后颇受重用,哪怕袁本初霸业消散,如今随袁熙去了并州同样身居要职,这使得他对自己的评价也就居高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