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 226(一更) 议定弘文-第2/4页



 荀彧跟他原本也就只能算是几面之缘,认不出他来才应该是正常的。

 但此时,他那份作假的户籍记录信息,和他自从来到并州之后的神奇“升迁”履历,都已经放在乔琰的案头了。

 “元封……噗。”乔琰看到这个名字真没忍住笑了出来,她朝着一旁的程昱说道:“这倒是让人想到志才了是不是?这个取假名的方式真是有够直白的。”

 乍听到荀攸上报,说田丰蛰伏在灵台,疑似要对刘虞不利,乔琰还惊了一跳。

 别看现在各方势力之间门的往来,固然应该算是明争暗斗,但还远没有发展到谋划刺杀的地步。

 要是在田丰这个谋士上开了先河,那还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但看到田丰到底是如何加入灵台队伍的经过,乔琰又免不了为他鞠了一把同情泪。

 张牛角他有本事啊!

 在这种情况下都能把田丰给抓出来,还以这样的方式送到乔琰的面前。

 谁看了都得说一句气运作祟。

 程昱回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君侯当年给自己取化名,也就是把姓名颠倒了一下而已。”

 从乔琰到严乔,和从田丰到元封,就不用百步笑五十步了吧?

 好歹田丰是把两个字都改了。

 乔琰轻咳了一声。

 有些下属跟着自己的时间门久了,就是在这一点上有些麻烦。

 对她的过往都知道得太清楚了。

 好在程昱已转而问道:“君侯打算如何安排田元皓此人?”

 田丰明显不是主动前来此地的,而是在各种阴差阳错的推动之下,才让自己处在了这种醒目的位置,进而让自己被荀彧恰巧发现,所以什么刺杀刘虞当然是不可能的。

 乔琰思忖了片刻,“揭穿他的身份好像没什么必要,若真这么做了,他要么就是自请入狱,让袁绍来跟我谈换人条件,要么我将他杀了了事。”

 从她的利益角度,除非袁绍能拿出影响他发展的大出血利益,否则最合适的处置方式还是后者。

 谁也无法确定,从田丰抵达并州到如今到底获知了多少消息。

 这些消息被送到邺城后,又会否带来对并州不利的结果。

 最为稳妥的情况当然是铲除后患。

 但田丰是个人才。

 既是人才,总有让他发挥出作用的地方。

 乔琰道:“我有个好去处留给他。不过这个去处,现在还并不存在,正好让他一并参与建造规划了。”

 程昱有些好奇,听乔琰的意思,好像是要让田丰继续维持这个元封的身份成为她的帮手,便问道:“不知君侯说的去处是?”

 她回道:“这就是我要找荀文若谈的事情了。”

 荀彧的到来让乔琰松了一口气。

 这既意味着她打出刘虞这个招牌的决定,已成功掩盖掉了她可能被聪明人细究出的矛盾之处,同时有了对天下有识之士更强的吸引力,也意味着这位顶级的内政人才,不会去资助她的对手了。

 乔琰倒不怕荀彧如同历史上那样成为曹操的助力,她只是不想在征伐之间门造成更多的损失。

 不过如今却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了。

 此前荀彧在四方游历,相当于是并未出仕的状态,乔琰没有这个多余的时间门去把人请过来。

 但人都到了她的手底下了,她要是还不能将其留在此地,那就是她的无能了。

 在田丰还在为自己的身份暴露而辗转担忧之际,乔琰已经在请荀彧过府一叙了。

 颍川荀氏的士族风仪在荀彧的身上得到了尤为分明的表现。

 在这两年间门的四方行游,好像根本没有在荀彧身上表现出任何的风霜侵袭之气。

 当他在乔琰的示意下在她面前就座的时候,他那衣袖拂风间门带起的一点熏香气息,一如荀彧本人所表现出的冰清秀雅之态一般,并未让人觉得有何等侵入领地的冒犯。

 也无怪乎荀令留香被人引为美谈。

 但当乔琰看向荀彧的眼睛的时候又可以确信,所谓的风姿俊雅,坐处留香,绝不能掩盖掉他本人的才华,以及,他可能并不像是表面所见的文雅,而自有一派坚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颍川荀氏子弟倒是有一点共通之处的。

 比如说别人看到荀攸的时候,往往很难想到他在作战方略上多有通权机变之能。

 当然,现在要谈的是荀彧。

 让荀彧有些意外的是,摆在他面前的并非是他从周瑜口中听说的并州清茶,而是白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