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洗清冤屈-第2/3页



    “此事证据确凿,无需多言,”姜原心烦意乱,不愿多言,广袖一挥,便大呵一声道:“退朝!”

    外边传来了一道声音,嘹亮又威严,贯穿了整个金銮殿:“慢着!”

    姜原回头一看,宴涟漪身穿朝服,青饰罗裳,独身一人站在门边。

    “父亲绝不是通敌叛国之人,还望皇上明察!”众人的目光汇成一条线,落在她身上,丝毫不惧,直言对峙。

    “胡闹!”姜原勃然大怒,手中的茶杯猛地丢在地面,四散成碎片,轰然炸响。

    “皇上若是问心无愧,为何只听信宴例的一面之词,不闻文武百官抗议之言,父亲授命外派不见下落,皇上却将宴家满门打入诏狱,屈打成招?”

    她仰头向上望,神情肃穆,那明亮的视线穿越文武百官组成的黑压压的阵列,如一道锋利的剑刃,径直贯穿姜原的胸膛。

    质问的目光注视着,姜原的心里莫名有几分胆怯,他偏过头,不愿回答:“堂堂贵妃,擅闯金銮殿,不识礼法,又成何体统?”

    宴涟漪脚步并未挪动半分,依旧迎风伫立着。

    “臣妾只求皇上彻查此事,还父亲一个清白!”

    满朝文武皆是肃穆不敢言,她的声音便轻而易举,落入所有人耳边。

    大事将成,岂能朝她一个妇人低头,他沉默着,捏着拳的手止不住颤抖。

    宴涟漪素来固执,当朝与他对峙,定是下了决心。

    如今只想尽快息事宁人,姜原便道:“贵妃一届女子,不懂朝政也是正常,朕念你伴驾多年,免你株连之罪,已是恩赐,还望贵妃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几个字他咬的很重,几乎带有逼迫的意味。

    宴涟漪怔目望着姜原,浑身的血液止不住发冷,她深吸一口气,睫毛颤抖如羽。

    当年这个父亲一手扶持上皇位的男人,巧言令色说对她好的男人,在此至尊之位上不过短短的几年,却变得如此面目全非。

    所谓帝王的嘴脸,不过如此。

    “呵,恩赐?”一股难以言喻的自嘲。

    宴涟漪迈步上前,径直走到了金銮殿正前方,缓缓跪下行礼。

    姜原一言不发,满殿噤若寒蝉,没有人敢拦她。

    “皇上难道忘了,臣妾的曾祖父是太祖屡次亲自登门拜访所请,为太祖建功立业谋划的功臣?

    在您还是皇子时,臣妾父亲举全族之力,舌战群儒、力排众议,拥戴皇上登基。

    北境失守,是叔父征战沙场,率五千兵马以命相搏,身中数剑,为皇上接连收复几座城池。

    南方洪涝,亦是父亲不分昼夜派兵遣将,整建沟渠,剿灭山匪,大开私库赈济流民,方保无数百姓免于流离失所的苦厄。”

    目光从姜原脸上挪开,落在被族人鲜血染红的白玉地面上,忽的惨然一笑。

    “宴家自开国以来,便是满门忠烈,无愧于姜国,无愧于皇上!如今父亲蒙受冤屈,皇上究竟为何,不愿查明真相,以荒谬的恩赐来搪塞臣妾之口?”

    话音落下,犹如万千重钧压在每个人心上,满殿内鸦雀无声。

    姜漓不慌不急,走出人群,随宴涟漪一并跪在地上,沉声道:“微臣请求皇上彻查宴家一案。”

    “贵妃所求,甚合情理,臣附仪!”紧接着,为首的尚书令也随之走出来,跪下叩首。

    “臣附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