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入住静园



他们都是有户籍的贱民,每人都有衙门核发的木制牙牌。

牙牌,又称照身牌,是一小块经过打磨的柘木。

这是古代城市居民的身份证明,相当于后世的居民身份证。

上面刻有姓名,出身年月,主要家庭人员,居住地等,并有核发衙门的火戳印记和编号。

在终晋王朝,只有入住县城以上的合法居民,才配有牙牌,进入城门,便于稽查。

县城之外的广大乡村等,就没这么讲究了。

这些人要进城办事或走亲戚,那必须到户籍所在地,办理一份通关文牒,上面讲明到何地办何事等。

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派出所证明,或单位介绍信之类的东西。

军人使用的是铭牌,上面有部队番号,军职和品衔等

官吏的身份证明称为腰牌,那是更加的详细,上面还有职条,爵位,属于哪个衙门属曹等。

这些腰牌的材质,随着主人身份等级的不同而区别。

木,铁,铜,银,鎏金,玉等。

纯金或金玉类,则属于皇宫专用。

来到静园的这些妾婢仆人,来之前的身份,令狐坡后来才慢慢搞得清楚。

他们大都是灭国遗族的妻妾子女和家仆,这批都是南朝。

据说,当时有十数万的南朝皇族成员,以及家眷到了京城。

这些人是名符其实的‘亡国奴’。

还有一部分,是终晋王朝那些大臣官吏,被皇帝问斩抄家之后,其妻妾子女贬为贱民。

这些庞大的人群,朝廷把他们组织起来,经过甄别,挑选,训诫和训练。

再由皇帝作为礼物,赏赐给各大臣,有功之臣。

这二十个人中,有二个侍妾,二个丫鬟,三个粗妇,十三个男人中,有负责看管的管家,护院和男仆等。

管家叫言尧,五十岁左右,原来是南朝一大家族的管家。

这家族被抄家灭门,他归属终晋朝廷,后分配到秦国公府为仆。

现在,奉命带上家妻,来到静园。

脸上是有了不少风霜皱纹,但身子骨还算硬朗。

两个侍妾,一个二十一二岁,长相妖媚点的叫苏玉媚,另一个约摸十**岁,比较清秀点的叫陈香莲。

她们俩人都出生于南朝贵族,灭国前还是女童,随俘虏的家人收入掖庭宫。

她们是在掖庭宫长大,进行过侍妾、侍婢各方面专业技能训练。

掖庭宫出来的侍妾,个个貌若天仙,而且琴棋书画都上得了手。

成年后,赏赐给各文武大臣们,作为他们为朝廷卖命的福利。

当然,这其中不乏有朝廷的暗影坐探在其中。

玉媚和香莲,属于衙门确立的侍妾,地位自然就高出言尧他们。

言尧带着所有仆从来到正堂,要拜见新主人。

令狐坡带上徐世昌和二个侍妾,在正堂内与仆人们正式见个面。

他手里捏着他们各自的牙牌,逐一对照和询问,并正式接管了钱帛物资账本和一些库房钥匙等。

“少东家,所有的账目都在这了,几个仓储里存货都有记载,地下石窖还有一些钱贯银子,也都在账本里纪录。”

管家很恭敬。

令狐坡接过账目之后,大概翻阅一下账本。

他们进入静园时间很短,也就十天左右,账目很少。

这些钱的来源,是秦国公郭骧赏赐给令狐坡的,一千两银子。

还有二十匹绸缎和布。

不过,有部分银两,都兑换成了碎银,五铢钱,还有粮仓内的谷物储存。

郭骧很慷慨大方,这是做给秀娘看的,实际也是收买令狐坡的人心,封堵他的口。

一千两银子,二十几个人,坐吃山空的大概吃上几年没问题。

“白银五百两,金铢一千枚,五铢钱贯三万吊,粟米七百石…”

令狐坡扫过账册,对目前府邸储备做到心有数。

也算一笔小财富了。

朝廷使用是五铢钱,是圆形方孔的铜币子。

当然,这里还有金铢,那比银两还贵重。

令狐坡看完之后,将金银钱财的小金库钥匙,递给了年长的侍妾苏玉媚。

她愣了下,尔后抿着嘴,秋波横溢,激动得不要不要的。

玛呀,掌管府邸钱财,主妇不在,那自己就算是半个女主了呀。

简直就难以置信。

又将帐本和其它房屋钥匙,仍然交还给管家言尧之后,令狐坡开口说道:

“从今日起,咱们算是一家人了,同舟共济,本少爷在此,主要是学习读书,处理政务等等,今后,只有要事才可禀告给本少爷,其余事宜均有徐护卫,苏玉媚和言尧三人分工负责,有问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