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贾琮回京-第3/6页
出城五六里远,便到了军营,姜襄、冯大阚等人迎了出来,一道道关切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贾琮将腰上的佩刀取了下来发,放在中军营的案上,道,“皇上问了一些南边的事,明日一早,郊迎的时辰定在巳时三刻,最多只能带数十亲卫进城,大军待郊迎过后,你们分别将各自队伍带回飞熊卫营地,约束队伍,整编之事,待本侯面见皇上之后,再行定夺。“
“是!”
眼下京中飞熊卫还有多少人,都是些什么人,贾琮一无所知,他只知上十卫所整编的都是昔日泰启帝为皇子时府中亲卫以及忠顺王麾下所领,若试图用上十卫与京营扳手腕,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是以,泰启帝才会令以与贾家为姻亲之王子腾领京营节度使,试图拉拢,收为己用。
“皇上已经为神兵营选定了地址,衙门在锦衣卫衙门隔壁,制作局在京卫营地附近,明日由姜襄、俞新海、张鼎和吴惟忠分别领各自的人散去,尽快将神兵营搭建起来,接上前面的工作,这一路来,耽误的时间不少,和匠作们商量好,尽量将工期往前赶,加班加点的时间俸禄额外加补。”
“是!”姜襄等领命而去。
一时间,中军营里只剩下了贾琮一人,孔安从外头蹑手蹑脚地进来,“侯爷,天儿不早了,小的打水您梳洗一番,就歇下吧!”
贾琮摆摆手,令他泡了酽酽一杯茶来,坐在案前重新将所要做的事列了一遍,又细细思索其中一些关节,待想好之后,将纸折起,放在烛火上烧为灰烬。
一宿无话,次日未设早朝,仅内阁阁臣入宫面圣,其余人,三品及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文武官员于辰时初在于宫门前集合,由四皇子穆永祚率领,浩浩荡荡前往南郊相迎贾琮。
穆永祚此时尚无封爵,穿一身皇子蟒服,头戴梁冠,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穆永正、赵端华和铁图,相比较穆永祚,此三人与贾琮之间的关系还要近一些。
带上此三人,穆永祚的意思也是让贾琮想起昔日在南书房里读书时的情形,算是一种情感拉拢的方式。
天不亮,五城兵马司便已经开始忙碌了,街道上打扫得干干净净,自明德门往宫城的一路上张灯结彩,早有五城兵马司的人起了人墙,将看热闹的百姓隔开,避免冲撞了贵人。
浩浩荡荡的文武官员们才出了明德门,此时二月天气,春寒料峭,朔风从高原上吹过来,刮在人身上尚有寒意。
此时从宫中出了一队太监,为首的正是宋洪,其身后跟着的是锦衣卫,越过文武官员,朝前奔去,这一异状,令得官员们甚是疑惑,不知圣上令人前往宣旨,又是什么旨意?
不多时,前面贾琮已经率领亲卫过来了,中间是宋洪所领的锦衣卫,他手中捧着圣旨,其后乃是尾随而来的穆永祚及文武官员们。
“皇帝有旨……”
随着宋洪那尖利的嗓音一喊,贾琮等人便忙随之跪下,听得宋洪宣旨道,“……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政重五兵,参佐允资乎豹略;恩隆三锡,褒嘉特焕夫龙章,尔领飞熊,职司军旅。材裕韬钤,迪果毅于戎行;爪牙攸寄,懋勤劳于王室,抗倭靖海,释朕南顾之忧心,厥功懋焉!今赐蟒服,车服宜旌,兹以覃恩……“
贾琮谢恩之后,诸多人抬起头来,看到了宋洪所领人捧着的那一套蟒服及其上的七梁冠,均是心头一热,眼下这少年已是侯爵,将来若再立下大功呢?
岂不是封无所封了?
随在队伍最后面的贾政,目力也是极好,看着身形欣长,正谦恭地接过蟒服换上的少年,有种吾家有儿已长成的欣慰之感,却也难免会生出一些顾虑来,脑海中竟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了五年前跪在荣国公府门前,雪地里的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