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第4/5页



    每攻下一片土地黎重奉都会出榜安抚百姓,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匕鬯不惊,秋毫无犯,军民双方倒也相安无事。

    南越战士越战越勇,汉都战士也不怯懦,可用的计策都用上了,却还是没有压得住黎重奉、李凡洪、缪良三人的共谋。

    关则宁在营帐内思索这样的仗还该怎么打?百万雄狮去之**,他没有可供补充的兵力这就是他为什麽不像全线同时作战的结果,谁知道李凡洪、缪良对汉都的兵力布署太了解了,在千嶂山中的斗智斗勇还是发展成了全线作战。

    地形李凡洪、缪良熟悉,他的军情李凡洪、缪良熟悉,他的伏军的位置李凡洪、缪良熟悉,两个不足为道的将军却让他束手无策,接连败退不说兵力越战越少。

    南越打过千嶂山后兵分三线,一线走苍州、一线走疏州、一线走酆州,若非关则宁在三州之间各留了二十万兵力恐怕南越军早已长驱直入。南越军三线并进,他能够整合兵力挡住一线就已经使出了全力,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阻击其他两线?但是他还是分兵同时阻击南越军北进三线,这样的决策大大延缓了南越军北进的速度。

    终于关则宁等到了援军,关则平、关则安分兵来相助,东、西、北三大境已经被他们扫平,他们没有按照关则宁先前告诉他们的方式用兵,他们没有采取消耗北州兵力的决策进行战争。

    他们发兵后得知东、西、北三境战事紧急迅速率领大军扑向战场,他们先以较少兵力拖延东、西两境的敌军进攻速度,然后分大部兵力去协助北州进行对北阙的反击战,北州四城、关则平、关则安齐心作战,同心同德力克北昧。

    北昧反击战打赢后迅速整合兵力转战东、西两境战场,由于又有了北州的游兵势力相助更似锦上添花,战场的优势十分明显。

    打败西戎、东昧后他们迅速分兵南下,同南越作战双方杀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天摇地动人心慌,黎重奉的军事才华展现的一览无余,更有李凡洪、缪良从旁协助简直就是铁树开花,大放异彩。若说当时谁能得到南越士兵的尊敬除了他们的国君就是黎重奉,除此谁能得道南越将士们的敬重一定是李凡洪、缪良二位将军。

    黎重奉得此二将简直是如鱼得水,虎生双翼。看着南越一点一点撕破汉都的屏障道已经占据了汉都这么多的领土幸甚志哉。

    两军战事日趋焦灼化,谁也在难攻进一寸一尺,双方就此罢兵,汉都南部防线延苍州、疏州、酆州画出一条线来。南越也将北部防线延苍州、疏州、酆州画出一条线来。双方依城据守,南北对峙,大势已定。

    南越国君得此消息十分高兴,举国欢庆,重赏三军将士,封黎重奉为开疆镇远威武将军入功勋阁,分别封李凡洪、缪良为随行镇北大将军,真武护佑大将军皆官位一品,悬金牌,其余将士各有封赏。

    黎重奉与李凡洪、缪良三人结为异性兄弟,二人颇得南越国君赏识。

    关则宁败回原州,他始终在想徐中年之死真的是他的变数?李凡洪、缪良真的是他的变数?那股黑暗中的势力难道希望看到的就是战败丢国门失国土?

    从战场上走下来关则宁似乎苍老了太多,他承受的东西太多,他所谋的太多,他是不是简单点会让战局更有利,他是不是不用御驾亲征将兵力交给徐中年是不是国门就很快能夺回来,他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

    他的失败传到了汉都每一处角落,楚山河听到关则宁败回原州的消息差点晕死过去,他不相信关则宁会败,因为他一直认为关则宁亲征一定是有所图,他一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怎麽会败呢?关暮雪也颇为吃惊,她担心她的父亲,她替她的父亲伤心,可是她又有什麽办法呢?楚山河不停地安慰关暮雪,楚山河后悔让她听到这样的消息,但是听到了就听到了,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