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幕 知古不知今,此为陆沉



    大殿陷入短暂的沉默。

    王方这话出口,让寒门世家两方都有点错愕。

    很多世家子弟甚至看了王方好几眼,以确定对方的出身。

    当然,这并非王方的全部论点。

    之后,他以政令统一,避免私心等切入点,深刻的辨析了一遍他的观点。

    强有力的反复申明一件事,跟着帝王走,没错!

    牧箫不得不说,搞中央集权制大概是所有帝王的野心。

    相权这东西在帝王心里面,怕是早就嘀咕了,这东西谁搞出来的,太碍事了。

    中央集权,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巩固和发展。

    但这需要一个前提。

    那就是,这个中央集权的中心所在,帝王,需要一直英明下去。

    即便偶尔犯浑,也最终能够迷途知返。

    否则,制度呆板,效率低下等缺点就会放大。

    大乾太大了。

    不然也不会分封天下各州。

    随着王方的论述结束,很多人想要反驳,但一想到自己反驳的并非只是王方,就又不敢出列了。

    儒家修士,因为体系限制,对朝廷的依赖极大。

    这也造成了很多儒修,空有抱负,最终却为了抱负得以施展,而委曲求全。

    最终,太多人的初心消磨于时间的长河之中。

    滚滚东流。

    老皇帝坐在高位之上,听着王方述说,偶尔点头,偶尔摇头。

    装的还挺像回事。

    恐怕内心中,早就想要跳起来道:“状元,这是朕的状元。”

    牧箫看着王方的背影,不知道历史之上,王方是否真的有此行为。

    想来应该是有的。

    但状元竟然不是他。

    牧箫很难理解。

    “李倾湖何在?”

    待王方说完,老皇帝先是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满意,然后似乎觉得还不够。

    主动cue流程了。

    牧箫出列。

    “不知李卿有何想法?”

    会试考完,中者便已经是预备官员了。

    殿试不过是分等而已。

    牧箫沉吟片刻,施礼道。

    “回陛下,对于刚才诸生之言,臣,皆不敢苟同。”

    此言既出,满殿目光都变得奇怪起来。

    老皇帝微不可查的凝了凝眉,道:“哦,那李卿有何想法,且一一道来。”

    “首先,他们都很简单的把圣上的第一个问题给跳过了,即,他们是如何看待文人的。显然,对于圣上的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文人,圣上让文人发表对自身的看法,无异于自省己身,这对于大儒和圣人来说,或许容易,可陛下问错人了啊。”

    “古往今来者,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满殿儒生,皆陆沉者也。”

    牧箫说的没错,若论嘲讽,他是专业的。

    “李倾湖,你大言不惭。”有考生实在忍受不了牧箫的言辞,觉得古往今来者,未有此等驴鸣犬吠之徒。亏他还是会试榜首,真是愧对圣贤,枉读文章。

    他连做人都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