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借力-第2/3页



    杨雄也知道,这货狩猎是假,分东西是真。

    以现在武松的本领,真要动手的话,几刀下去,就能把这三个泼皮,当场砍了。

    但没必要。

    泼皮而已,真砍了他们,这李家村,就不能呆了。

    而给他们点好处,对于自己留在李家村,是有帮助的。

    ……

    很快,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知道李家村的破庙里,来了个俊美的和尚。

    这个时代,因为信息闭塞,同村乡里的人,都很排外。

    村长得知消息后,带了几个青壮年过来,将破庙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检查一遍,将庙里的皮草,尽数拿走,同时还用一把锁,将破庙锁了起来。

    走之前还不忘告诉杨雄,想要留在破庙里当主持,要么盖有官府印章的度牒,要么有三个以上同村百姓的举荐才行。

    要不然的话,便只能在庙里暂住,不得超过一个月,看他的状态,早就超过一个月,是不能在庙里住下去了。

    度牒,是僧人的身份证明,写着僧人的姓名、年龄、所属寺庙等信息。

    僧道等出家人,靠着度牒,可以免征赋税徭役。

    而且有了度牒,便能入住闲置寺庙,只要有香火,便相当于能白吃白喝,虽有戒律限制,却也自在。

    故普通百姓,是绝不可以私自剃度出家,一经发现,是会被送去官府的。

    这也算是朝廷控制百姓的手段,毕竟多一个出家人,便少一个征赋税徭役的百姓。

    且为了防止流犯、逃犯假扮僧人、乞丐,朝廷明文规定,行乞者或是无度牒行僧者,甚至江湖游士,都不得在同一区域,住超过一个月以上。

    相当于是没有户口,就要赶你走。

    正是如此,之前的乞丐,才四处流浪乞讨,才说这破庙,本是他的地盘。

    这个破庙里,原本是有一位僧人主持,可一年前忽然失踪不见。

    根据花无缺的记忆,杨雄自然知道,这僧人是被花无缺随手杀了。

    度牒,或是三个同村百姓举荐么?

    杨雄想到了泼皮三人组。

    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提着几块肉,几张皮草,前去泼皮李三的家中。

    说明来意,又献上一块碎银。

    见杨雄如此识相,李三咬了咬那块碎银,确认是真货后,当即收起银子,拍着胸脯保证,钱不钱的,都是小意思,看在两人一同狩猎的份上,这个忙,他一定得帮。

    以后他和杨雄,那就是拜把子的兄弟了。

    ……

    在李三的帮助下——杨雄也不知道他怎么帮的,反正第二天,村长就鼻青脸肿的出现,拿出钥匙,巍颤颤的开了锁。

    随后便迅速离开。

    “唉。”

    看着村长匆忙离去的背影,杨雄叹了口气,双掌合十:“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在后世,也算是一点点摸爬滚打过来的,知道有些东西,必须“借力”才行。

    比如某次,他因为装修,找一个小小的物管签字,硬是拖了三个星期,字都没签下来。

    直到后来,一次酒后,和朋友无意说起这事,朋友给小舅子打了个电话,第二天,物管就通知他,可以开始装修了。

    人毕竟有群体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