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长歌短歌行
秦云师范的卡拉0K室在教学楼顶楼的大厅里,我们排着队,庄严肃穆的走进这个神秘的大厅时,天突然黑了。只看见主席台方向有一面大屏幕放着光芒,屏幕前整整齐齐摆着几行条椅。适应了室内的光线,我才发现大厅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帘子,那帘子似乎是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看起来很不柔软,还反光。
后来,有消息灵通的同学说,为什么要挂满这样特殊的帘子,是有原因的。这个卡拉OK演播厅是装修好的微机室,要建成全省第一个校园大型微机室。结果,这一好事被某个更著名的大学争取了去。秦云师范的微机室只好再等待,寄希望于下一个项目。为了补偿秦云师范,就给配备了卡拉OK演播厅,算起来也是全省第一个校园卡拉OK厅。卡拉OK刚流行的时候,似乎是有闲、有钱人玩的,可在师范学校就不一样啦,那是音乐课的一部分,是正经八百的功课。这也是师范生附带的好处之一:可以正经八百、正大光明地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所以,那晚的卡拉OK,不管喜欢不喜欢,人人得过。
我们按学号顺序坐了,后面的座位不够,又让前面的同学挤一挤,刚坐定,又要前面唱的5个人站出来做准备。大家又都慌做一团,不知谁是前五个。余婕喊,就是歌单上的名字,歌单是按学号排的。大家“噢——“一声,闹哄哄了一小会儿,左面墙根下站了五个同学,其他同学又都老老实实坐好了。
女同学的学号排在男同学前面。这下,真是女士优先。我的心砰砰直跳,不断计算着自己演唱的时间。
真要唱了!一号余婕侧对着屏幕,左手握着麦克风,右手举在胸前,朝一边操作台上的老师轻轻一挥手,哗哗闪着白光的屏幕就变色了,屏幕上由远及近出现两个大字:思念,底下一行小字“演唱毛阿敏”。哎,演唱难道不是余婕嘛,怎么会是毛阿敏。大家都盯着屏幕,看不出有没有像我一样看出问题的。
巨大的音乐声响起来,轰隆隆的乐声震耳欲聋,好像有好几个架子鼓同时在我耳边敲似的。我顺着声音一看,果然在我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黑色的箱子,声音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刚一分神,看见屏幕上的画面已经变了,个子高高的毛阿敏也握着话筒,扭扭哒哒走了出来。音乐还在响,余婕的右手还在空中划着“v”。
屏幕下方出现一行字: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毛阿敏已经张口了,余婕还没出声。哎,毛阿敏光张口没声音。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当屏幕下方的字幕由白变蓝时,余婕轻轻唱了起来。
……
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
《思念》的旋律慢,余婕唱得也很慢,一曲好不容易唱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余婕唱得怎么样?忘了。只记得她唱“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这句时,我觉得那声音是从我心底唱出去的。余婕的朋友也会像我的朋友一样,一声不吭,一去便无消息?我心里稍微安慰了些。被朋友抛弃或背叛,如果不是因为不般配、不够格,那被抛弃被背叛者心里肯定好过点。
《思念》的旋律真好听,像夏日傍晚缓缓拂过的清风,像冬日清晨慢慢升起的太阳。那晚卡拉OK结束后,我就请余婕教我唱这首歌。刚开始我肯定学会了,现在还是只会一句“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
余婕是我们班女同学中少有的能唱歌的,并且是那种天生能唱歌的。和我这种根本不会唱,迫不得已硬着头皮唱的不一样,也和杜月月她们下死功夫练习的不一样,杜月月的歌儿唱得准确、用力,但那歌声总像一把坚硬的钝刀,一下一下砍在人的耳膜上,让人实在喜欢不起来。《思念》这首歌,余婕唱得好像实在不怎么样。女同学中唱得最好的,就是那位,在一年级中秋晚会上,我们和余婕一起表演小合唱,做最后的造型时,跌倒后哭,还很长时间不理我的那位同学。她唱的是唐代朦胧派教主李商隐最著名的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