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谁寄锦书来



    在866班,我的信件肯定是最少的。每学期开学,我会修家书一封,报个平安;放假时间定了后,再写信告诉家里,我将于某月某天回家。师范四年时间,我寄出的信不会超过十封,而收到的呢,只有两封。

    没有记错,是两封。

    那个时候,对于能经常收到信件、甚至收到包裹的同学,大约相当于三十年后拥有豪华小车和高规格饭局,是与个人魅力、经济实力、社会资源紧密相关的高配。

    三十年后的我,“官至”县教研室主任,即使公差出行,单位也不会给我配备小车;作为工薪阶层家庭,本来可以靠着三十年的积攒,买房又买车。房子确实买了,到该买车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同事和同事大都有了私家车的时候,丈夫稍稍流露买车的意向,就会遭到胆小的婆婆的极力反对。一晃几年过去,就算婆婆想通了,也买不了了——花白着头发被教练呵斥得跟个孙子似的,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哎,扯远了。总之,田禾从苗,娃娃从小。我从师范——那个最应该张扬的青春时期,就过着低调而朴素的生活,一直过了三十年,并且不出所料的话,还将一直低调而朴素下去。

    “马山香,有你一封信!”所以,当余婕用甜美的声音,喊出这句话时,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关于收信这种事,在我的意识里压根和我没关系。我爸虽然认字,但是那些字是用来记账的,不是写信的。

    我当然希望能够得到我爸的信。师范一年级的时候,在这个强烈的念头促使下,我写了第二封信寄回去。我在信里写了什么我忘了,但是写信的目的很明确,我想,这封信既不是报平安,又不通知回家日期,我爸总会给我回信吧,即使我爸忙,总会让我妹妹给我回信吧。从秦云市到凤仪县城的信,一般走三天,那么,一周后才会有回信。所以,那天,当我爸风尘仆仆的出现在秦云师范时,吓了我一大跳。

    我爸背了大半袋炒面,和一双崭新的玫瑰红皮鞋。实在想不起我在信里写了什么,肯定没写吃不饱,肯定没写想要一双皮鞋的事。我不知我爸和我妈怎么就读出我需要这些东西,还专门差遣我爸专门到市里来。

    “不是,不是专门来的,”我爸赶紧声明。

    “哎,你的生意做到市里来啦,是啥生意?”我那时多么希望我爸的生意能做到秦云,就算在市场边搭一个帐篷,那也算是我的半个家。

    “没呢,才看看。”我爸一含糊,我就明白,他肯定是专程来的。

    “真没啥事?没啥事写的啥信?”我爸长舒一口气,又是责怪又是欣喜。

    没事不能写信。我爸用一趟急匆匆的秦云之行,告诉的我这一道理,我从此牢记在心。

    “全校是不是还有第二个马山香?”我看着余婕发呆,余婕高举着一封信,慢慢悠悠走到我跟前,“你看,是不是你的?”

    我一看那熟悉的字体,就知道是我的。那样的字体,我只见过一个人——白露。

    我一把扯过信封,心砰砰直跳。

    “哎,你个马山香,我只是让你确认下,这信可是我从大厅橱窗里拿来的。”余婕也有点急。

    余婕说得对,地址详细的信件都会分发到各个班级,只有地址不详的信件,才会陈列在大厅两侧的橱窗里,以供认领。

    我迫不及待的开始拆信,余婕作势要抢,我一边拆一边大声喊:“是我的!白露写的!拆开就晓得了!”

    信当然是白露寄来的,除了白露,还能有谁呢?这封短短的信,和白露的说话风格一致,能一个字说清楚的,绝不用两个字。我把这几十个字,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看到后来,我才发现其实连这几十个字也是多余的。我愿不愿意见她?这还用问吗?我怎么会不愿意见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