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饺子吃个饱-第2/3页



    我妈调好馅子,又撒了两勺凉开水,让我拿筷子朝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搅到啥时候?搅到像搅团那样,才入味。这怎么可能?我瞪大了小眼睛,怀疑的看着我妈。我妈说,咋不可能,顿顿捏煮荚,我都这样搅,都搅成那个样儿才捏。我妈再不管我,开始“哐啷哐啷”擀面。

    在我妈擀面声中,我使劲“刷啦刷啦”搅饺子馅儿,右手没劲了换左手,左手累了换右手。为了不让自己失望泄气,我仰着头,闭着眼睛,耳朵里听着“刷啦刷啦——哐啷哐啷”声,想象着肉粒儿、青菜渣儿被一种无形的粘力黏合成一体。不知搅了多长时间,忽然听到声音有点异样,睁眼一看,我妈举着擀面杖瞅着我无声的大笑,我再低头一看锅里的饺子馅儿,果然像搅团似的黏成了一团。

    “世上无难事,只要功夫深。”我妈努力收住笑,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回答我妈。

    瞅着搅成搅团的饺子馅儿,甩着酸痛的胳膊,我得意洋洋。我妈继续挥汗如雨的擀第二坨面,不一会儿两坨面都擀好了,我妈把其中一块切成鸡蛋大小的菱形面皮。另一块撒了玉米面,折叠好了扣面盆下,让我等切好的小面皮包得差不多了时再像她那样切成菱形,还要我不时翻翻,千万别粘住。

    其实,我妈常年摆菜摊的点儿旁边,是一家饺子馆,我帮我妈卖菜的时候,有空就看她们包饺子。人家包饺子,可从来不费尽力气擀这样一大坨面,然后再小心翼翼切小了包。人家从揉面、揪面剂子,到擀一个个圆圆的小面皮,再到包,那是一气呵成,简直看着都是一种享受。虽然我妈说过,饺子馆里用的肉都是肥肉,是最便宜的肉,要不都说外面饺子馆的饺子咬一口尽是肉,从哪赚钱呢。我妈说的我自然全信,当这不能阻止我看着饺子馆的饺子香,大约跟她们包饺子的样子有关吧。我很想试试,可我妈哪敢让我胡来。

    妹妹兰香和香芽儿捏得又好又快。兰香捏的是鱼儿,鱼肚子上那一道纹路又细又匀,鱼尾巴那儿顺手捏成一个漂亮的、舒展的尾巴。她捏的饺子煮锅里多久都不散。小妹香芽儿捏的简单多了,是那种半圆的被我爸叫元宝、我妈叫草帽的那种。虽然简单,也一个个圆鼓鼓的俊俏好看。

    有这两个能干的妹妹,我能不动手捏饺子就不捏。我弟弟不懂事得很,会从煮熟的饺子中分辨出哪个是谁包的,当着全家人的面,实在不给我这个大姐面子。再说了,除了捏饺子,重要的活儿还多着呢。我得生火,烧一大锅开水,还得捣小半碗蒜,还得把盛放生饺子的地方和家当找出来,收拾赶紧,再洒上不厚不薄的一层玉米面。还得随时查看面皮的多少,好恰到时机的切好第二坨面。忙很很。

    太阳西斜的时候,我们家厨房里摆了满满一案板再加一簸箕、一筛子、两锅盖的饺子,大概够吃一顿半。

    “这下要下煮荚了!”我弟一看到我妈的卖菜的车进了巷子,就跑进厨房朝我喊。我开始拉响古风,添火下饺子。

    饺子一到下到锅里,开水一滚,就溜光水滑的看起来不那么多了。饺子煮好后,我妈尝第一个,这和蒸馍馍、蒸包子一样,第一个总是我妈尝。一来是因为只有她才能准确判断生熟和软硬;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妈说从锅里、蒸笼里叼出来的第一个馍馍吃了气大,脾气倔,不能让我们吃。在我们姊妹虎视眈眈中,我妈把第一个饺子凑近嘴巴,轻轻咬了一口,突然惊叫一声。我和守在一边的弟弟妹妹也都惊呼一声,忙问她怎么了。我妈吸哈着说:“烧!香!”。我妈麻麻利利捞出一碟饺子,夹起一只,蘸了汤,吹了吹,送我弟嘴里,四个人八只眼睛紧紧的瞅着他的嘴巴,异口同声问他香不香。我弟的声音从满嘴的饺子中勉强挤出来:“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