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姜家三子皆英才,避鲁降秦献忠心



    虽然都说他姜植忠心,可用周先帝的儿子郑元清来举例,就知道,这姜植倒也没多忠心。

    由于姜家世家传承的智慧,全族人都有好读书的习惯,姜植的长子姜育良,今年三十岁,善于治理国家,在他的打理下,韩国在各国之中也算是比较强盛的。

    但是从古代到现在看来,韩国一直都只是比较弱小的土地,比起梁、秦、魏、周,可以说相当脆弱。

    但是在姜育良的治理下,韩国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忠于国家、君臣和睦,虽然在外界看来,都是姜植的功劳,但是姜植却知道,自己儿子的能耐。

    姜植的二儿子今年姜兴竹,善于谋略,目光长远,锋芒常存。

    除此之外,姜植还有一个三儿子,今年十九岁,姜植对其有智将的评价。

    可以说,姜植将自己的孩子都培养的十分优秀,每每决定天下之事,姜植就会把他们聚集到自己屋子,开一个家会,畅谈天下,畅所欲言。

    面对秦国飞速的扩张,仅仅几年,就拥梁、魏、秦、宋、周五地,天下十一地,这秦国拥五地,对于天下诸国,那是何其的震撼。

    “将你们聚集在此,知道我要说什么吧。”

    姜植微微笑道。

    “父亲,您是想说秦国之事吧。”

    长子姜育良说道。

    “嗯,秦国之事刻不容缓,此时的秦国如受伤之虎,再不做打算,韩国就危险了。”

    姜植微微一笑说道。

    “父亲,秦国的野心不言而喻,当是吞并诸国,今朝秦国兵力前所未有的虚弱,此刻当与鲁国合作,尽可能的消灭秦国。”

    姜育良说道。

    “但是现在危难的就是,与秦国接壤的只有鲁国,而我韩国出兵,要压在鲁国的地盘上前进,危险啊。”

    姜植缓缓说道,仿佛在考验着孩子们。

    “父亲,如今灭国在际,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再过两年,我们和鲁国必定会亡,鲁国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如今危难存亡之际,不如同鲁国齐心,相信他们,共同奋战,当能在夹缝中生存。”

    姜育良激动的说道。

    “你就是这么想的?”

    姜植奇怪的看了姜育良一眼说道。

    “是。”

    姜育良道。

    “竹儿(姜兴竹,姜植二儿子),你怎么看。”

    姜植没有再对姜育良说什么,而是看向了姜兴竹说道。

    “鲁国皇帝毛县傅,这人反复无常,却在要事之上异常能隐忍,这种人最好不要交,主动相交反而容易进入他的陷阱。”

    姜兴竹淡淡道。

    “可是不与鲁国合作,我们免不了被消灭的命运啊。”

    姜育良说道。

    “非也,比起毛县傅来说,孙武符反而更加值得信任。”

    “与其,帮着毛县傅打秦国,不如帮着秦国打毛县傅。”

    姜兴竹缓缓说道。

    “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简直就是把鲁国剁成肉块,然后再把自己放进锅里当调料。”

    姜育良不解道。

    “如今秦军是弱,但是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我们可以向秦投诚,就如秦安王李素那般,天下人都在笑李素投降快,但是殊不知,李素投降之时,也正是孙武符最需要他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