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日军围攻-第3/4页
也就是说,鬼子真的来了,就要放弃马各庄,带着百姓转移,他们的区中队要开展游击战对鬼子进行打击。
这样一来就要有所准备了,山区里之前准备的躲藏点要进行遮掩还有修筑一些工事,毕竟在山里,鬼子的大炮可就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了,而且山林那么大,鬼子也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进行地毯式搜索,真要是地毯式搜索还真和了李兵的心意了,有着地道的帮助随时可以到鬼子的背后进行偷袭了。
李兵跟张连顺讲了下自己的想法,张连顺也感觉未雨绸缪不是坏事,所以马各庄的建设先停下,对山区里的躲藏点还有一些关键的隘口处进行修筑工事。
然后李兵又成了工头,带着区中队在山里乱串,进行着工事修筑的同时又进行着训练。
都是本地人,又有过李兵之前带着打猎和围剿土匪的经历,山地游击战对区中队来说很容易。
就这样,两个月的时间,李兵带着区中队在王平地区各处的山里进行着修筑和训练,期间还领了一次嘉奖,嗯天津的事情李兵坦白了,这次李兵在天津的行动让日军遭受了重创,伤亡好几千,也瘫痪了天津火车站,顺带着帮助冀中根据地的部队打了很多仗,让冀中军分区快速的发展壮大,也给日军准备的进攻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李兵像是在哪吒闹海般搅乱着日军的敌占区,让鬼子在敌占区的治安更加混乱,让敌占区的百姓也看到了希望。
1938年秋,中华大地上的战争形势发生了改变,国民政府发动了武汉会战,由于河南水灾,日军的主力也变成了华中方面军的日军,而华北的日军开始后撤巩固占领区,而且日军制定了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的战略方针。
华北地区的鬼子集中了第26、第109、第110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第4旅团等部共五万余人,以分进合击战术对以五台山为中心的进擦剂抗日根据地实施多路围攻。
第四纵队主力还在冀东,虽然日军是以围攻五台为中心,不过进攻平西的日军也多大五千人,跟留守平西的主力相差无几,但战斗力却是比不上的。
所以一些县城和区域就要有选择的放弃,并不是放弃这些地区,而是撤出武装,组织隐藏。如门头沟,距离北平太近又是一马平川,这里的民兵组织带着百姓撤离,但还有舍不得家业愿意当顺民的留下了,这种情况也管不了。
宛平县委组织各地民兵帮忙转移百姓,李兵的区中队也派出一个小队去帮助百姓转移。
日军的主要方向还是五台地区,平西地区的五千鬼子兵分三路,一路向平北和冀东地区的关东军围剿第四纵队,一路走昌平往昌平、怀来、逐鹿。
还有一路是从门头沟、房山进攻斋堂镇,那里是平西军分区的司令部。
王平地区的民兵组织繁多也让鬼子誓要要扫平这一区域。
门头沟的放弃,让王平地区成了第一线,王平地区区委组织各地的百姓撤离和转移。
刚过收完秋,附近的地里还留着玉米秆,这也是一种掩护,想到鬼子回来扫荡就留下了,能躲藏一下,还能偷袭鬼子,当然也不敢有大规模的队伍,毕竟玉米都收了,这些杆子已经枯黄了不少,一把火烧起来还是很吓人的,不过对李兵的区中队影响小很多,地下是有地道的,当时修的很不容易,怕进水...,也幸好是种玉米的旱地。可是修成之后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李兵在王平待了半年多可没白待,这附近的村庄和镇子等都有完备的地道工事,只要把百姓转移,就靠着这些地道都能好好的和鬼子纠缠了,主力部队再趁机偷袭,对于这次的反鬼子进攻还是很有把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