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息印事变(下)
傍晚的老城区总有一股年代的悲凉感,杨龙说不清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但他就是这么觉得。
他走在砖块此起彼伏的人行道上,老旧的路灯洒下昏黄一片,将他的影子拉的纤细而漫长。巷间的小路人迹罕至,路面年久失修凹凸不平,是车主望一眼都不愿开进来的地方,也只有杨龙这样常年住在这里的人会喜欢拐进来省去一段路程。
叮铃叮铃的响声和自行车几乎同时出现,虽隔着台阶,杨龙也下意识往墙壁靠了靠。那骑车的小伙没骑多远,便停在一旁低头掏出手机,杨龙猜他走错了路,果不其然,又是一阵车铃,那人掉头原路返回。
杨龙不认识他,这条路也没其他人,他可能是在对自己打招呼,也可能是单纯按着玩。
自己童年骑车时,就喜欢按着车铃玩。
“童年,多么遥远的词啊。”杨龙感慨着,加快了脚步。
这座城市似乎是突然变了样貌。在十年前他上学的时候,白子湖还不是现在这样人满为患,马路上的车也少,还不用限号出行。夏季阳光明媚的午后,老大爷们甚至会把藤椅拿到路边,摇着木扇子,悠哉悠哉地闭眼吹着湖风。
那时互联网还没兴起,临江小马哥还在鼓捣黄页。
只是一转眼,高楼大厦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临江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多到杨龙认不出来这是临江。
终究是自己眼界太小。
杨龙去的小区叫明珠公寓,有些年头了,算是老房子,面积小的可怜。从巷子中拐出去走过桥,就能看到那熟悉的长满爬山虎的屋墙。
记忆里的这面墙总是绿的很恶心,可现在那些爬山虎都枯死了,黄中带黑的枝条就像血管一样触目惊心,彰显出小区的岁月悠长。
小区大门对面,原先是一个幼儿园,上下两层,早操时间孩子们会在第二层平台跳舞——后来太危险也就取消了。园里还有片长满野草的荒地,杨龙记得自己在地里看到过螳螂,和黑猫警长里的不太一样。
现在那里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区,杨龙的童年轰然倒下一半。
另一半是杨龙的小学时光。记忆里他总是走过一条长长的水泥路,路的两边是还在规划中的田地。小学旁边就有拱起未完工的沙土堆,教室里老师在讲课,他在听外头挖掘机和泥头车开动时的响声。
放学以后,他就去学校边的小卖部搞点没有营养的零食。说来也奇怪,学校边什么都没有,只有个小超市孤零零的杵在那。可能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小时的他自然不清楚,也不在意,在意的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从土堆上往下滑,再提着脏兮兮的裤子回家。
杨龙知道,现在那边早就不是小学了,改成了商业中心。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脚下踩着过去的废墟,他的童年。
惆怅啊,想来附近一圈基本换了个遍,下一步就轮到明珠公寓了。
它已经够久了,久到不合城市规划,可以打上红字了。
所谓挖机一响,黄金万两。拆字写在圈中间,从此快乐每一天。
周围邻居的大爷大妈们很开心,他们的孩子们也很开心,就杨龙一个不开心。
也说不上不开心,就是有点不舍。
等这些他生活过的地方都不见了,他就找不到自己的过去了。或许那幼儿园和小学本就只是为了一代人,明珠公寓也是如此。可没有人会记得以前,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等这些人都忘记了,就只有杨龙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