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首例机械心-第2/4页
“陈医生,想想办法……”王大伯的女儿忍不住都哭了,央求道。他们家现在不缺钱,如果能拿钱来换命,真的愿意的。她也不敢哭太大声,怕传到几十米外的病房里,被父母亲听见。
陈澜略一琢磨,就道:“如果植入机械心脏,你和你的家人能接受吗?”
“机械心脏?”王大伯女儿眼睛一亮,旋即道,“能保命吗?”
陈澜说道:“当然能保。就是不够美观,而且终身需要电源,然后就是以现在的技术,一颗机械心脏的寿命大约是十年,十年以后需要再次换心。而且售价会比较贵,具体多少,我们现在科室暂时没有,不过我可以找我们主任帮忙,从帝都那边紧急调一颗过来。”
王大伯的女儿这个时候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连连点头说道:“那就劳烦陈医生你尽快,当然,如果有心脏捐献者就更好!”
“等我消息。”陈澜就去找牛主任去了!
陈澜知道,就在前不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用于救治三例危重患者,并获得成功。
Z省一院还暂时没有做过这类手术,但只要有人工心脏,陈澜操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后世,更加先进无数倍的人工心脏他都移植过。
在国内虽然才刚刚开展人工心脏的移植,但是在国外,却是很多年前就有过实践了。
比如,早在六十多年前,一位美国的41岁的钢铁工人皮特·迪林,就是第一个获得“机械之心”的体验者。
那是1952年3月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医院在费城宣布的这一消息,是人类首次将机械心脏成功地安装在患者身上。
据悉,那个机械心脏成为了手术中的一大关键,它的功能就是取代左心室——将大量的含氧的血注入全身的腔室。它对1932年德贝基博士研制的泵式心脏进行了改进,主要是通过一个内置涡轮,将人体血液从左心室通过动力泵输送到主动脉,之后凭借安装在腹部的电源提供的动力,向身体各个部位不间断供血,持续不断的血流不会产生脉动。机械心脏内部的磁场,使得涡轮在悬浮的状态下运转,因而不会产生任何摩擦,也不会有任何零件磨损。
据说患者当时接受手术还颇有种为科学献身的意味。
由于机械之心的支持辅助,迪林的生命维持长达80分钟,在此期间医生们试图发现是否有肿块式血凝块引起阻塞。
这场手术显然并不简单,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们也非常关注每一个细节。参加这场手术的人员,就有来自三个不同医院的九名医生、五名护士和两名机械心脏技术专家。
这场手术的成功,代表着人类制造机械心脏这种医疗装置的成功,也被世界医学界誉为一项重大突破。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科研队伍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改进。
直至那位钢铁工人皮特·迪林逝世,他身上的机械心脏仍在运转,那次手术也成为了一次难得的开创性实践。
……
国内发展得要晚一些,但陈澜觉得,现在省一院也是时候进军这一领域了!
“牛主任,情况是这样的……”陈澜将王大伯的病情跟牛亮主任简单作了介绍,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信心?”牛主任问道。
陈澜点点头道:“只要您能帮我弄来人工心脏,我就能把手术给做成功!”
“好,有志气!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学生!”牛亮主任知道陈澜不是吹牛,因为陈澜用过往成绩证明了这一点,他从不吹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