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天3例心脏移植-第3/4页



    “然后,血压波动、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脑力活动多,体力活动少等都属高危因素范围。”

    老伯和家人:“……”

    不由得感慨,这一次危机,真的不冤。

    陈澜第一次是参与,协助,打下手,但是第二次心脏移植手术,陈澜就主动请缨,让马老师给他机会,让他主刀。

    马老师略一沉吟,就将“C位”让给了他,当然,马老师还是在边上时时刻刻盯着的,但有差错,马老师都会指正或者立刻接手。

    然而,响鼓不用重锤,让马老师惊诧的是,陈澜全程的熟练度,就好像这只是一个小手术一般,那种举重若轻的感觉,令马老师震惊不已。

    这第二名患者姓马,是一名程序员,正值壮年,才三十六岁,本来在大厂996,月薪十几万,可惜,年纪轻轻,头就秃了。

    头秃了不说,扩张性心肌病还在不断吞噬着他的生命。

    心脏移植是唯一可能挽救他的途径。

    好在,这些年,他挣的钱足够多,能支付这种大型手术的费用。

    这位马先生一年之前就住过院,想换心,但供体稀缺,等来等去都没有,后来保守治疗后出院了,然后病情每况愈下,大约七天前,再一次爆发,心力衰竭,又来住院了。

    这一次的心脏“罢工”特别严重,因为,药物治疗已经无效,根本不能缓解病情,气促,胸闷,腹胀,全身浮肿等心衰症状持续加重,他甚至只能坐着睡觉。

    坐着睡嘛,只能是小眯一会儿了。心衰病人是没法躺下的。

    更糟糕的是,各种并发症也来了,其肝、肾、呼吸功能等也开始衰竭。像这样的形势,即便是在大医院,家人们也免不了哭哭啼啼暗中准备后事。

    好在,他不是猝死。猝死的话,很多当场就死了,抢救都抢救不过来。

    996是福报,那么高的工资,是白拿的吗?

    就在这关键时刻,陈澜他们得知,大约四百多公里外,有一家医院,那里有一位心脏捐献者,于是,陈澜和马老师果断行动,连夜出发,长途跋涉,去获取了供体心脏,回来后就移植进了这位和马老师同姓的患者胸膛之内。

    当手术完成,已是次日黎明时分。虽然马老师全程是“指导”,都是让陈澜亲自动手的,但是,马老师也累得够呛,而反观陈澜,仍旧龙精虎猛。

    马老师不得不感慨,他老了。今后将是陈澜这样水平又高,又肯拼肯干的年轻人的天下!

    事实上,这一个病例,也是省内第一个C心脏移植的成功案例!

    急需心脏移植的危重心脏病患者,在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足足有三名,很幸运,他们都先后等到了合适的心脏供体。

    陈澜“做上瘾”了,可能是意犹未尽,紧接着,来了第三台心脏移植手术。

    要知道,虽然省一院是大医院,但是心脏移植平时几个月都未必能有一台,陈澜这下可好,短短**天,连做(或参与)三台心脏移植手术!把大家给惊讶的!不得不说他运气有点儿好!

    然而,这第三个患者,却有些特殊。对方虽然也是一名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但同时还饱受肾病多年的折磨。

    其心、肾功能不全,互相“打击”,形成恶性循环,正加速击垮着他的身体。

    治疗方案应该如何选择?陈澜认为,心脏移植和肾移植分别是治疗这名患者罹患的两种疾病的最终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