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二十年前的患者-第2/4页



    “不会吧?”陈澜狐疑。他手术做得挺好的啊。

    但很快,张玲珑又说:“看来是我误会了,这个患者以前是马老师的患者,两人在说以前的事情,跟你没关系。”

    “怎么回事啊?我马上过去!”倒不是陈澜八卦,而是,这毕竟是他负责的患者,又涉及到马老师,不管什么情况,他都得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等到陈澜赶过去,了解了情况之后,不禁哭笑不得,同时也为马老师的敬业而点赞!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患者因为莫明的发热,查不出病因,于是被内科医生推荐到心脏大血管外科,因为,内科医生通过问诊了解到,患者大约二十年前做过心脏瓣膜手术,怀疑可能与置换的瓣膜年头太久,过了有效期导致发炎有关。

    然后是陈澜接诊。

    经过检查,陈澜确认,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非常严重,心脏好几个“阀门”都要更换修补,所以就帮他安排了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和二尖瓣瓣周漏修补术。

    所谓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跑到心脏,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等。而像赵大叔这样做过人工瓣膜手术的患者,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0倍,而且一旦患上,往往都非常严重。

    手术当然是很成功的。

    然后马老师带人查房,看了看这人的名字和资料,就很生气!忍不住就大发雷霆了!

    实在是,患者太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马老师惦记了这人足足二十年!

    说起来,马老师也很唏嘘,当年,微创手术还没有这么发达,都是做的开胸手术。

    当时患者很年轻,才三十多岁,检查结果显示,对方患了一个很严重的病,风湿性心脏病,需立即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患者当时也很豪爽,立马就同意了:“开胸就开胸,你看我像是怕死的人吗?”

    然后,马老师就帮他做了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是马老师无数手术生涯中的一个患者,一台手术而已,但是,对于患者,却是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可惜,手术是成功了,患者预后却不好,并发了急性肾衰竭。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一40%,其中10%一20%的患者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二十年前的血液透析技术还不够成熟,床边血透技术也没有实现,监护室的病人如果出现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疗,那只能送去血液透析室。

    而在患者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要紧急转运到血液透析室,是多么困难,对于医护团队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时马老师也非常焦急:“去血透室,再艰难我们也要克服!”

    马老师当机立断,携带着紧急抢救设备,在监护仪持续警报状态下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密切保护下,终于来到了血透室,进行血透治疗。

    期间的路程虽然短,但是其中的凶险,可谓一步一生死!

    就这样,在医护人员的“拼命”下,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最终顺利出院。

    这位患者,也是为数不多的心脏瓣膜病并发急性肾衰后经血透治疗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患者。

    但是,出院后,患者却失联了。当时手机还没有普及,街头上到处可见电信电话亭,插卡打电话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