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献给在学生会、生活中重要的兄长
老大蒋扶摇,学校又一人物。学生党员,曾任国旗护卫队队长,校团委学生会主席,第一届《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员,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校园主持人学生班主任校国标舞蹈队成员城市形象大使20强。能文能武还能舞,刚柔并济。他说不喜欢学习,却每次都拿奖学金。那时候自己在想,为啥自己也不爱学专业知识,却达不到老大和瑾姐的高度。
大一军训期间,欧少学姐把阿浩云海和我介绍给老大参加国旗班选拔,他找到我们简单的了解情况,询问我们愿不愿意参加国旗班。国旗班的军装训练兄弟在一起同甘共苦的感觉,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当下我们报名参加了国旗班,开始了训练的日子。每天很辛苦很累,但却感到充实。后来导员多次找我谈话,因为一些原因不得已离开了这里。虽然离开了国旗班,但对那里依然有一种亲近的感觉。离开之后,有一次和瑾姐路过国旗班训练的地方,见到老大,他笑着问我想不想回到国旗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莫名的感到一阵难以取舍的心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默默的低下头不做声。那时候的自己还很青涩,老大看穿我的窘迫便不再多说,把话题扯开。
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老大所属分院十佳歌手比赛的现场,他做为主持人出现在舞台上,非常有范儿。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少见到他。直到去青马班写稿拍照的时候见过两次,只是见到打两声招呼,没有过多的交流。
大二我回到组织的时候,老大已经就职主席。当我得知他是主席的时候,心里并不惊讶,优秀如他如果他在学生会不是主席反而不正常,同时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一种能够继续跟着他混的亲近感。大二迎新的时候,我每天跟在老大的身后,和他一起在校园里巡视去校门口迎接新生给各组织分发餐券制止给新生违规售卖手机卡的学生,一幕幕的经历恍若昨日。进入主席团任副主席的我,跟在他身边的时间更多了,那时候二哥,老大,彭司令,我们偶尔休息的时候去二哥的清吧里聊聊天,品尝我调的酒。而那杯雪顶大姨妈就是老大给起的名。毛毛担任办公室主任后也属于主席团中的一员,我们常常开玩笑说,老毛和老蒋成功会首,握手合作。老大我们一起策划主持人大赛出去拉赞助野炊开会一起玩耍嬉戏。渐渐的我们形成一种默契,相互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心中的想法。那时候我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努力,有一次老大对我说希望有个人能够跟上他的思路,能够把事情都做好。于是我努力的去积累,争取能够跟上他的思路。也许是他的优秀让我感到佩服,也许是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们,使我对他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老大参加城市形象大使60强选拔的时候,仅凭国旗班的基本功:前倒,把现场评委及观众纷纷震慑住了,现场所有人惊讶的表情至今我还记得。他运用聪明的头脑和在本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担任学生干部过硬的综合素质,一路过关斩将进入20强。进入20强后需要张贴海报拉选票,我们在学校刚贴完海报,两个学生路过看了海报。
其中一人说:这个人进20强了,很厉害啊不过不认识。
另一个人说:他是校主席啊,这你都不认识。
他们没发现当时就站在海报边上的老大我俩,听到他们的对话我们相视一笑。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太多玩味。
张总离开校团委后,老大的心气仿佛随着张总的离开也逐渐消散,他一点点开始隐退江湖,让我学着怎样独自做决定,怎样协调各分院各组织及组织内部的工作,我迅速的成长着并没有让他失望,就这样我逐渐成了大家口中的常务副主席,并在学年总结的时候代表学生会发言。
老大为我和组织的发展,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团结考虑,时不时和我聊一聊未来的打算。他和张总瑾姐一样,总能在我手足无措的时候,给我一种安定的感觉,那种安全感并不一定是给了我什么建议,而是简简单单的聊天就能让人的内心变得安定。临近换届的时候,他有意无意的带着苕和小黑同我们在一起,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那时候老大分管科技部工作,我分管编辑部工作,我们一起做五四表彰的评委,商量如何评选。策划着科技文化节如何开展包括它的主题,开幕合唱的形式以及整个文化节闭幕时各项成果如何集中展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