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曹老师的心结



    红尘俗世逐荣华,举杯消愁在酒家。

    

        长恨名利乱人眼,参透世事闲看花。

    

        今天我要去诊室那里,看望曹老师他们,自我去到华山直到回来已经有好几天的时间了,心里其实是很想念曹老师的,老妈知道我今天要去诊室那里,所以,提前给我准备了许多东西,让我给曹老师他们带过去,顺便也表示一下心意。

    

        诊室里面曹老师和吴大夫他们都在,分别在给病人看着病,见到我进来,他们先是一楞,随即,脸上洋溢出了笑容,最高兴要数曹老师了,他对我微笑着点头,一边给对面的病人诊着脉,一边说道:“回来啦!来给我打下手吧!”就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饱含着曹老师对我的关心和信任。

    

        我把东西放在一旁,换上了白大褂,就站在曹老师的身边做起了帮手。

    

        现在我们师徒的配合,已经相当默契了,曹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我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师徒就在这和谐的氛围里面看好了许多病人。

    

        一直到了快中午用饭的时间,我们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位病人,这时我把为曹老师和吴大夫他们准备的一些华山的土特产品拿了出来,分别送给了他们。

    

        中午我没有回家,而是和曹老师、吴大夫他们一起在诊室用的餐,我们边吃边聊,我把这段时间在华山的见闻,当然是有所删减的内容,给他们说了一下,他们也对华山的奇峻颇为向往。

    

        在用餐之时,我无意中问了曹老师他的医术是怎么学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曹老师听到我问他这件事,看了我一眼,又发现吴大夫也用希冀的眼神看着他,曹老师便放下了碗筷,笑着向我们,问道:“怎么?你们这样看着我,是不是都想知道啊?”看我和吴大夫都点头。

    

        曹老师哈哈的大笑,说道:“你们如果想知道,今天我不妨就全告诉你们,反正你们也都不是外人,我的这些事情,除了我的家人,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于是,曹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和我们讲起了他从医的历史与一些神奇的经历。

    

        原来,曹老师老家在济南的山区,自幼家中贫困,不过从曹老师记事的时候起,家里面就住着一位道人,据曹老师的父亲说,这道人是在他父亲小的时候,就住在家里面了,已经在家住了几十年的时间了,可是,家人从来也没有赶过这位道人,就让这道人住在家里,家人还对这位道人礼敬有加。

    

        我们就听曹老师说,这个道人从外貌上看,也就是四十岁开外,看上去与他的父亲年岁相仿。人很善良,他对同龄的人称呼总是小一辈,他称曹老师父母为小叔叔、小婶婶,称曹老师为小兄弟。

    

        农忙时,他就帮我家中干些农活,闲时就外出行医、化斋,晚上回来也不点灯,在屋内不知做些什么事情。经常说一些古怪离奇的话,曹老师的家人都听不懂是什么意思,曹老师的父亲常说他是半疯道人。

    

        在曹老师六岁那年,他有一天到了曹老师爷爷那屋,说是要收曹老师为弟子,将他的医术全部传授给曹老师,爷爷点头同意,从那个时候起,曹老师便天天的跟着他学医,时不时的跟那个道人外出给人看病。

    

        曹老师说起了一些往事,记得最深的几件事情,有一天是晴空万里,他却不让曹老师的家人外出,但不说为啥。快到中午的时候天气大变,即刻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大树拔起折断,房子揭盖,对面伸手不见五指。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天才慢慢放亮,出来了太阳。就听那道人说:“如果正面碰上这风头,人就会生场大病和扒几层皮,严重的甚至连命也难保。”当然曹老师的家人倒是也不以为然,因为也没把这道人的话往心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