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天龙八部-第2/6页



    

        书中记载的瘟疫规模很大,但这两者都不会在夏季爆发,因此,人们怀疑更有可能是鼠疫和伤寒。

    

        现代人认为瘟疫是一种病毒造成的大规模的流行性疾病。这是现代科学所能探测到的时空范围对瘟疫的认识。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瘟疫的认识不只是局限在物理、生物层面,而是有着更为广阔和深远的认知。

    

        在中国古代的医书中,瘟疫被认为是“邪乱之气”。“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东汉著名经学家何休曰:“民疾疫也,邪乱之气所生。”

    

        当我看到“邪乱之气所生”这句话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古人是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的,很有意思,我发现古人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反躬自省,而不是向外在找原因,这才是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医书中还有一个关于张天师的治瘟疫的记载,有个张天师原名张陵,后改名张道陵,东汉天师道创始人,沛国丰县人。相传他在汉顺帝汉安元年,遇老子降临,命为天师。后人称他为道教三祖之一,寿达123岁。

    

        张道陵学道之后,能给人祛病。他在蜀地收了好几万户的弟子,因为蜀地人单纯朴实,与道相合,易于引导。张道陵带着众人开路架桥、修木锄草、清理垃圾,义务地去承担方圆几十里的公共事务。

    

        张道陵从来都不用强制的手段对待学徒者,而是用道德与礼义去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当时,在蜀地一带,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落后,卫生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在当时那个地方,也是瘟疫横行的时候,张道陵就帮他们治瘟疫,方法却很独特。

    

        张道陵让有病染疫的人把自己一生所犯的错误一条条都回忆清楚,记下来亲笔写好扔到水中,同时向天发誓,不再做那些错事和不好的事,如果再犯错就让自己的生命终结。人们纷纷按照此法去做,果然瘟疫不见了,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病都好了,瘟疫不见了。

    

        这一做法不仅祛除了瘟疫,而且人们更加敬重天地、更加重德向善,社会的犯罪率明显减低。事实上,张道陵用这种方式留下了他那一法门的道统,也就是济世的方式。

    

        古人说“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举头有灵,当人真心忏悔的时候,是能够看得见的,就会把人身上的邪气和背后的治病因素赶走,在人类可探测的这个空间里表现出来的,就是瘟疫突然不见了,人好了。

    

        而且我从医书中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古代的很多大医学家其实都是修道人,道行很深。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就具备普通人没有的特异功能。他治病的方法有时也很独特。

    

        书中记录了华佗的一个看病的方法,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望他。郡守于是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没说什么就退了出来。华佗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淤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

    

        郡守的儿子也很着急,就说那怎么办呢?华佗说:“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不好的事都告诉我吗?我写封信批评指责他。”

    

        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的不合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便走了。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但是华佗早就跑了,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吐完之后,他的病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