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三人演义-第2/6页



    

        我和陈院长坐在一起,聊了很多东西,他问了我一些中医方面的问题,说白了更像是在考我,我都对答如流,他听到我的答案显得很高兴,为曹老师能够有我这样的弟子而高兴。

    

        随着我和他的接触,发现陈院长的心灵深处,还是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只是年轻的时候被名利之心所蒙蔽,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但事情也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我打定了主意,看以后有没有好办法,让陈院长和曹老师他们重归于好,我们在一起聊到了很晚,朱叔他们也喝的尽兴,大家最后尽欢而散。

    

        我回到家洗完了澡,浑身清爽的走出浴室的时候,老妈老爸他们正惬意的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着电视节目,我也少有的坐在了沙发上,和他们一起看起了电视节目。

    

        电视里面播出的节目是时下最火爆的一档节目,叫“百姓故事”,这档节目里面说的都是时下百姓所关心的一些热门话题。

    

        今天这期节目讨论的是关于“拾金不昧”的话题,在节目里,主持人向嘉宾们述说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在一个城市里有,一名叫王琴的环卫工人,她还是个寡妇,家中有一个生病多年,卧床不起的脑 瘫儿子。她还像往常一样早早的出门,在每天固定的位置打扫着街道,无意中发现在路边躺着一个鼓鼓的手提包,捡起来一打开,里面是厚厚的几叠百元大钞,里面还有失主的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等物品,里的的百元大钞都只捆绑好了的,她简单的清点了一下,足足有五万块,我手握着这个钱包,不知如何是好。

    

        由于现在正是清晨四点多,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整个大街上就她自己一个人。这个时候主持人停顿了下来,向几位嘉宾问道:“现在故事讲到这里,大家会怎么做?她家里有个脑 瘫患儿,这笔钱财足可以给她的儿子找一间很好的医院了,比起每月那微薄的收入不知道多了多少倍,况且大街上还没人发现。”

    

        这时在坐的嘉宾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有的说:“这钱不应该拿,应该送到警察局。”有的说:“她应该把这笔钱留下来,反正也没人发现,还可以救他儿子,何乐而不为呢?”……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最后主持人打断了大家的讨论。

    

        只听主持人继续说道:“他并没有像大家说的那样去警察局,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他一直站在了原地,等着失主的到来。”听到这里,嘉宾们的表情各异。

    

        就听主持人接着说道:“王琴就一直站在原地等,她足足等了三个小时,当有一个中年人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那个中年人一看就是一个大老板,他一眼就看到了王琴手上的手提包,他快步的走上前去,要求王琴归还手提包。”

    

        主持人这个时候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环卫工人王琴随说没有什么文化,但也知道怎么样去确认这手提包是不是他本人的,当这中年人说出手提包中的钱的数目的时候,王琴知道她找到了失主本人,她就这样把那里面几万块的手提包给了对方,就那样的轻描淡写。”

    

        当主持人把整个事故讲完后,主持人让嘉宾讨论的不是“拾金不昧”本身,而是讲到了现在的这个社会太浮躁了,许多人把对的事当成错的,把错误的事当成对的,就像是这个故事里面的环卫工王琴所做的,有些嘉宾还不太理解。

    

        很多人生活的重心就是追名逐利,在利益上损失一点就会痛苦万分。“拾金不昧”的说法似乎是老古董的东西,今人几乎不能理解,没有非法强占别人的利益已经算好的了。所以现代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传统的道德,忘记了做人的本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